時間: 2025-10-10 09:25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汪茵整理
辛德爾芬根市的收費結構包含飲水費、廢水費與雨水費。值得注意的是,該市飲用水費與廢水費中都囊括一項基本費,按家中3人使用廁所對應21立方米的用水基數收取,廢水費的基本費單價為1.74歐元。無論實際用水與否,均需繳納該基本費。
德紹市的收費方式較為特殊。一般情況下,只有自來水費繳納增值稅,廢水費不征收增值稅,但該市不僅按水表尺寸收取飲用水和廢水的基本費,還對廢水費計征增值稅,導致水價偏高。此外,向市中央排水網排放雨水的費用為3.30歐元/立方米,凈價2.77歐元/立方米。
排水費用如何使用?
曼海姆市由一家上市企業MVV公司統一負責自來水、垃圾、電、氣等業務的收費,
其中廢水費部分直接轉交污水與排水公司,不經過財政系統。其收費用于設施的折舊、備品備件、能源消耗、化學藥品消耗、人工工資、管理成本、污泥或灰渣運輸及處理處置費用等。
此外,曼海姆市第二階段漲價的原因是為了維持收支平衡。若污水費收入無法覆蓋成本,便會提出調價申請,報請市議會投票表決。表決通過便漲價,若未通過,相關單位負責人可能被問責。
杜塞爾多夫排水公司收費是根據整體管網和污水廠運營花費以及通貨膨脹水平做財政預算,5年一更新。基本上5年內前兩年掙錢,后兩年虧錢,整體打平。預算就是根據上一年,以及參考前五年的支出來做要求公司長期以內不盈利,如果盈利需要降水費,如果虧損要升水費。
斯圖加特費用計算的一個關鍵特征是后續成本核算,由于費率基于對未來一段時間的成本和污水量的預測,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偏差。計算期末發現收入超過成本,則必須在下一期通過相應降低,盈余返還給費用支付者,任何成本缺口都將在下一期彌補。這種機制是導致該市費率年度波動的主要原因。
03. 德國排水系統如何管理廠網?
唐建國表示,“廠網一體”是德國人“聽不懂”或者“不理解”的術語,因為二者密不可分。一般是一家公司的兩個部門分別管理污水處理廠與管網,且分流制地區雨水管網和污水管網是一個部門管理的。
德國排水設施運營單位分為行政撥款運營單位、水費運營單位與私營運營單位三類。以下為一些地方排水設施運營單位的情況:
杜塞爾多夫市排水公司是政府全資子公司,員工500余人,負責市區57萬人口的市政排水系統的管理,納管率>99%。該公司運營排水管道總長度超過1550公里、150個泵站及其他設備設施,運營南北兩座污水處理廠, 年均處理總量(含雨水)約7400萬立方米,工業和雨水占58%。每年運營、修復、改、擴建投資約7800萬歐元。依據《北威州水法》,杜塞爾多夫市排水公司有義務每四年向監管部門提交一份下一輪的《總體排水規劃》。
斯圖加特市排水管理局于1995年被改制為市政自營企業(SES) 。SES是斯圖加特市的一個公益性自營企業,沒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但擁有自己的經濟計劃。斯圖加特市排水公司的監督和管理由市議會的一個決策委員會“排水管理委員會”負責。SES 的運營管理層負責執行企業在財務會計、排水管理以及污水處理廠和管道運營等領域的日常運營工作。SES現有383名員工,其中9名公務員編制,這是由于這家企業同時具有一部分政府職能。
04. 政府補貼在德國并不常見
在德國,關于“政府補貼”這一概念并不常見。唐建國分析,根據德國相關條例的規定,更關鍵的是對“場地”這一術語的理解,且相關費用通常由場地的所有者承擔。
根據曼海姆《公共排水條例》中的術語來看,場地排水設施是用于收集、預處理、檢測和將污水輸送至公共污水處理設施的設備,包括公共道路、路徑、廣場和綠地的排水設備。
“場地”指不考慮地契名稱,由同一所有者擁有的、構成經濟整體的連續地產。條例所稱 “場地所有者”,指在地籍簿登記的所有者,或依法無需地籍簿登記而獲得所有權的人。
公共設施和公有路面的雨水進入管網的,其費用也相對應計算并由城市負擔,也可以認為是政府對排水費的補貼。
05. 德國如何劃分排水系統政、企責任?
唐建國介紹,在德國,各個聯邦州政府都有義務依據各自實地情況頒布各自的州際水法,對WHG進行解讀、細化,并監督執行。州水法目標更為精細,要求更為具體。各聯邦州立法機構還針對WHG第61條,由各州環境部牽頭,根據各州自身情況制定了《(州)污水設施自我監管條例》。
在政府責任方面,以巴登符騰堡州為例,《巴符州水法(GNBW)》明確規定污水相關設備設施必須進行定期排查。排查方式、方法和頻次由州環境部的《污水系統自我監管條例(EKVO)》作出具體規定。EKVO還規定了各種管網類型的巡查頻率。
在企業責任方面,德國排水設施運營企業需要擔負起排水安全保障、設施運行維護、設施自我監管、項目實施建設、建設質量控制與行政目標保證等責任。
06. 對國內排水設施運營的思考
唐建國結合德國排水設施運營管理的經驗,提出了幾點思考。
1、節水是最有效的治污措施。德國人均生活廢水量(包括商業)取值按照生活用水量為120 L/人·d,據《中國城鎮水務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4)》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均生活用水量為179 L/人·d(其中不包括商業及公共生活用水量)。相較德國,我國的節水空間仍然很大,德國節水經驗值得學習。總書記提出的“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落到實處任重道遠。
2、綠色措施是排水體制完善的重要舉措。自2021年來,德國90%的新建地區均采用了新型排水系統。其服務面積約已占德國排水總面積的10%。
唐建國此前去德國的時候,他曾經的房東就采用了此類新型排水系統。雨水經房東屋頂植物凈化后收集到地下室的水箱,用于洗衣機、庭院澆撒和沖廁。屋頂綠化成本每平方米73歐元。前房東表示,這樣做的原因是保溫,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還能起到保護屋頂、自然環保的作用。
編輯: 趙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