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廣西省靈山縣靈城鎮譚禮村的一片稻田中間看到,一小塊用圍欄圍起來的空地,里面架著幾塊太陽能光伏板,和一間小房子,空地上分成一格格,里面長滿各種植物,原來這是一個利用太陽能光伏技術建起的污水處理站。“該全村的生活污水通過分散在各個位置的配套管網入口,利用地勢直接輸送到這個小房子,在這里通過動力好氧工藝處理,也就是經過格珊井、初沉池、水解酸化池、生態濾槽、氧化池、二沉池、人工濕地等7個程序之后,便可以把污水變清水;同時,利用太陽能光伏技術,極大地節省了電力資源。”縣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說。
該污水處理站占地0.5畝左右,在今年7月份建成投入使用,服務近1000人,每天處理污水規模達到90立方米,對村民生活污水收集達到90%以上,讓村莊的環境得到徹底改善。
記者還從靈山縣環保部門了解到,為更好開展好農村的清潔水源治理,該縣結合上級配套資金分步在全縣開展農村連片整治工程,在佛子、新圩、平山、靈城、石塘等5鎮共48個行政村,建設農村污水處理池。目前,已經建成投入使用44個,污水處理能力最低為100噸/日,最高達300噸/日。農村污水處理池的建成和使用,對于農村居民生活衛生環境、農村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修復等具有重要作用。
編輯:任萌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