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篇:
三部門印發《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
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工信部日前聯合印發《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明確提出,重點研究綠色設計、工藝、裝備、材料及管理等綠色生產標準;余熱回收、水循環利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以及廢棄汽車整車及關鍵系統部件,廢棄機電產品的回收、拆解、再制造等回收再利用標準。
工信部發布《促進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五年行動計劃》
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中小企業利用全球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工信部聯合中國銀行制定《促進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年)》,并與8月3日發布。工信部將繼續深化中小企業領域的雙多邊政府磋商機制。中國銀行將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銀行、商會等建立合作機制,積極開發支持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金融產品,并配套法律、會計、翻譯等服務。
環保部公布《“十三五”期間水質需保持控制單元信息清單》
近日,環保部公布了《“十三五”期間水質需保持控制單元信息清單》。這是繼上月發布《“十三五”期間水質需改善控制單元信息清單》后發布的又一重要清單。在清單中,環保部詳細列出了各省(市)政府所負責的流域、控制單元、水體、控制斷面名稱、2014年水質現狀、2020年水制目標,以及控制范圍。環保部要求,涉及的有關地方政府,按照水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原則,嚴格環境監管,確保自2016年起斷面水質不下降。
陜西省大力推進中水回收利用
陜西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中水設施建設促進中水回收利用的意見》,將中水資源納入城市供水資源體系,統一配置。能使用中水的建設項目,不再審批新鮮水資源。將中水回收利用率列為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主要考核指標,納入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從今年起,陜西省所有新建污水處理廠項目要同步配套建設中水生產設施。鼓勵和引導火電、熱力、化工、造紙、印染等用水量大的企業自建中水設施或使用城市中水,企業生產盡快全部使用中水。
上海建成區明年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上海市印發《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到2017年,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全市喪失使用功能(劣于Ⅴ類)的水體斷面比例(按國家考核斷面計)不超過15%,水質優良率(國家考核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達到40%;到2020年,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的數量比例高于75%,原水供應總量的90%以上達到水質優良(Ⅲ類)水平,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水質優良率比例提升至45%;到2030年,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地表水水質基本達到環境功能區要求;到2040年,全市地表水水質達到環境功能區要求并基本恢復水系生態系統功能。
《長沙市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明年1月施行
《長沙市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日前獲批,將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條例》,禁止在長沙市湘江庫區新設排污口。已經設置的排污口,應當按照本市水污染防治方案截污改造。禁止在長沙市湘江流域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渠),禁止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
新版《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罰款上限提至100萬元
新修訂的《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經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規定了大氣污染防治、土壤、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等措施。此次新修訂的《條例》新增了可實施按日連續處罰和雙罰制的事項,大幅提高罰款上限至100萬元,將最嚴格的法律責任從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擴大至所有環境保護領域。
相關閱讀:一網打盡!7月水處理重大動態匯總!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