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PP模式的定義
廣義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一種項目融資模式。狹義的PPP是政府與私人部門組成特殊目的機構(SPV),引入社會資本,共同設計開發,共同承擔風險,全過程合作。
《關于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是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建立的一種長期合作關系。通常模式是由社會資本承擔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基礎設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過‘使用者付費’及必要的‘政府付費’獲得合理投資回報;政府部門負責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價格和質量監管,以保證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目前PPP模式的幾種典型探索
(一)五礦信托試水PPP
2014年6月,五礦信托與撫順沈撫新城管委會、中建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沈撫新城政府購買服務合作框架協議》,開展沈撫新城基礎設施建設。
在該項目中,政府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由沈撫新城管委會、五礦信托、中建一局共同注資成立項目公司并簽署合作協議,按照協議約定,中建一局將獲得沈撫新城撫順區域內的安置房建設及電力、供熱、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施工總承包權。政府將對投資者或特別目的公司按約定規則依法承擔特許經營權、合理定價、財政補貼等相關責任,不承擔投資者或特別目的公司的償債責任。
上述工程項目供需資金35.88億元,五礦信托作為引入的投資方,將以股權投資形式進入,成為項目公司的絕對大股東,項目承包方中建一局的投資金額為200萬元。
(二)中信地產汕頭項目推“PPP”模式
2010年,中信地產大股東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下稱“中信集團”)與汕頭市政府簽訂《中信濱海新城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作為中信探索和實踐PPP模式的一個落地典范項目,汕頭濱海新城項目規劃面積達168平方公里,預計開發周期為25年,采用分片區滾動開發的模式。在該新區中,中信負責土地一級開發整理以及海灣隧道、市政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并提供學校、醫院、公園、博物館、展覽館等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同時還將協助當地政府招商引資。
項目包括四個層級文件:
第一個層級的文件,是中信集團和汕頭市政府框架合作協議,以及中信地產公司和濠江區政府關于項目的合作框架協議。
第二個層級的具體操作,是基礎性的文件,中信濱海新城項目城市運營協議書,以及投資成本及成本回報的協議性附件。
第三個層級的協議,專門講蘇埃海底通道和統征地建設的投資協議書,以及非統征地的土地一級開發協議書。
第四個層級的協議,是關于隧道如何建設,隧道公司如何組建,將來增值擴股應按什么規則處理。關于土地,一級土地開發如何委托給投資開發主體,如何賦權,將來投資土地開發成本如何順利回收,發生風險時怎樣獲得補償,發生爭議如何處理等。
(三)北京地鐵16號線試水PPP
北京地鐵16號線,計劃總投資約500億元,由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京投公司”)承擔項目規劃和建設。京投公司將16號線的總投資按一定的原則和比例,分為投資建設(A部分)和運營管理(B部分)。A部分擬引入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再資產),投資金額約120億元股權投資,B部分有望再次引入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簡稱京港地鐵)作為特許經營權的合作方,計劃引入初始投資150億元。
該項目有三家保險公司參與A部分的競標,耗時近三年,最終中再資產勝出。中再資產采取“10年+10年”的投資模式,分為兩期,分別投資為70億元、50億元,占16號線項目公司近80%的股權,由中再資產向社會募資資金。
從股權結構看,中再資產是16號線項目公司絕對大股東,但實質上僅為財務投資人,該項投資預計年化收益率約7%。雙方承諾,前十年只付息,不償還本金。
16號線的融資模式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引入保險公司股權資金和特許經營投資后,京投公司有望僅僅使用32億元資本金,撬動了各類社會資本270億元,債務融資約200億元。
(四)北京地鐵4號線項目
北京地鐵4號線為首條采用PPP方式建設運營的線路,該項目總投資153億元,分為A部分107億元土建投資和B部分47億元的機電投資,其中B部分47億元由社會投資組建項目特許經營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即PPP模式。港鐵、京投、首創合資成立的特許經營公司——京港地鐵公司承擔47億元部分,其中港鐵股份為49%,首創股份(600008)占比為49%,京投占比為2%。
項目初始,港鐵聘請了專業的客流預測機構(MVA)對地鐵人流進行了測算,以此與政府約定,在2010~2014年期間,若地鐵人流連續3年低于預測人流,政策就需要補貼相應的費用,若人流持續高于預測人流,則政府能夠從中分享一定的超額收益。
(五)國家體育場PPP項目
國家體育場工程總面積21公頃,建筑面積25.8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額313900萬元。中信集團出資65%,北京城建(600266)集團出資30%,美國金州公司出資5%,組成中國中信集團聯合體。
2003年8月9日,中國中信集團聯合體分別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奧組委簽署《特許權協議》、《國家體育場協議》協議,與北京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合作經營合同》共同組建項目公司——國家體育館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國家體育館的融資、建設工作。項目竣工后,北京中信聯合體體育場運營有限公司在30年特許經營期內負責國家體育場賽會運營、維護工作,待運營期滿將國家體育場移交給北京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三、PPP項目的收費機制
PPP項目的收費機制包括三類,一是完全依靠項目用戶付費(如供水、燃氣項目),二是完全由政府支付服務費用(如市政道路、排水管網、生態環境治理項目),三是部分來自項目用戶付費并由政府提供缺口補貼,以保障項目財務可行性(如污水處理項目、垃圾處理項目)。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