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了PPP項目需要開展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的政策背景,并從三方面談談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的意義。
歌詞里這樣寫道:在沒風的地方找太陽,在你冷的地方做暖陽,人事紛紛,你總太天真,往后的余生,我只要你!
身為PPPer,時刻提醒自己,對項目負責,目光所致,全都是你。
一、政策背景
1.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財金[2014]113號文】二十九條要求,“PPP項目實施機構應每3至5年對項目進行中期評估并報財政部門(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備案”。
2.《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管理暫行辦法》【財金[2016]92號】第二十五條之規定,“各級財政部門應當會同行業主管部門開展PPP項目績效運行監控,對績效目標運行情況進行跟蹤管理和定期檢查,確保階段性目標與資金支付相匹配,開展中期績效評估,最終促進實現項目績效目標。監控中發現績效運行與原定績效目標偏離時,應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
3.《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管理暫行辦法》【財金[2016]92號】第二十七條之規定,“各級財政部門應當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在PPP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按照事先約定的績效目標,對項目產出、實際效果、成本收益、可持續性等方面進行績效評價,也可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提出評價意見。”
4.《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 財辦金〔2017〕92號】提到,“包括通過政府付費或可行性缺口補助方式獲得回報,但未建立與項目產出績效相掛鉤的付費機制的;政府付費或可行性缺口補助在項目合作期內未連續、平滑支付,導致某一時期內財政支出壓力激增的;項目建設成本不參與績效考核,或實際與績效考核結果掛鉤部分占比不足30%,固化政府支出責任的。”
5.《關于開展“十三五”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劃中期評估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18〕724號】
依據上述印發文件,跟隨項目至今的你我應該非常明確一件事:為了平滑地方財政支出,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是必選內容,屬各地州、市、縣PPP中心對項目實施的監管責任。
陳述了PPP項目需要開展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的政策背景后,我們從三方面談談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有何意義。
二、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的意義
1.進一步完善政府監管架構
就現階段而言,政府對PPP項目設立的SPV公司管理和控制存在監管缺失、越位管理,績效考核過于簡單等諸多問題,引入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體系,可以使政府定期、全面了解SPV公司建設、運營、財務管理等多項基本情況,從而進一步明確其監管職責和范圍,強化監管力度、完善監管架構,更好的促進和規范PPP在建項目健康發展。
2.規范、提升中標企業運營管理水平
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是對正在運營的社會資本方的全方位評價,通過建設期考核、政府可以第一時間獲知項目建設情況;借助中期評估,政府可以掌握社會資本方對于項目的真實運營現狀,可通過檢查企業對“兩評一案”、《PPP合同》、《績效考核方案》等法律文件的依從度,發現企業在運營和管理中的優勢與不足,提出調整和修改意見,倒逼SPV公司提升運維能力和績效管理力度。
3.維護、保障社會公眾利益最大化
PPP項目多為市政公用事業,是直接關系到社會公眾利益的行業,建設期考核的工程質量、中期評估的績效考核推進,可以從多個維度檢查、考核PPP項目的實際執行狀況,增加項目對社會公眾的透明度,從而使其能夠更好的為社會公眾服務。
簡析了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的意義,筆者結合自己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依舊從三個方面簡明扼要的談談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的必要性。
三、現階段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的必要性
1. 項目規范性的自身訴求
結合筆者實際參與的縣、市級項目,理論設定的項目建設期受主觀因素影響、外部環境變化的客觀因素雙重影響,實際情況早已不是如此這般,如融資成本上升、設計施工修改調整、投資規模變化、財政支出發生調整等等,內外部環境已變,若要保持項目合規性,需要借助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等部委文件予以細化并規范。
2. 前期文件編制存瑕疵,再談判勢在必行
筆者參與審核的項目在前期招標文件中描述內容為“以5%投資收益率”為項目投標標的,若按照字面理解,投資收益可理解為項目全投資收益率、項目資本金收益率、項目內部收益率、全投資內部收益率四種,談判時到底確定的是哪一種?據考證:相關人員已離開原工作崗位,社會資本方更是換了一茬又一茬,現如今,項目建設成本、內容均發生改變,采用原先既定的投資收益率方式既不適于政府結算、也不適于社會資本方獲得合理回報,通過引入建設期考核、中期績效評估,啟動再談判機制,避免項目資本金斷流,影響項目施工進度是當務之急。
3.項目支出發生變化影響地方財承支出
受政策及項目自身主/客關因素影響,前期實施方案的主要邊界條件發生變化,財政承受能力報告政府支出責任勢必做出調整,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作為支持性文件,依據《預算法》相關條款要求,項目支出具體金額需要再次核定后方可報地方人大審批。
PPP項目并不是進入了寒冬,筆者也并不悲觀,現階段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是一項勢在必行的系統性工程,其目的就是糾正跑偏已久的民生項目。大多數人堅信,只有在充分評估和分析入庫PPP項目的基礎上,結合項目實際發生的邊界條件,借助建設期考核、中期評估等基礎性工作,為政府支出責任提供合法、合規支持性文件,為PPP項目實際產出引入一道希望之光。
后記
關于PPP項目績效期考核的問題筆者有一個不成熟的考慮,請各位從理論角度提個建議:
假設投資項目合作周期20年,含2年建設期。建設成本30%納入績效期考核。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