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環境部4月份例行記著招待會獲悉,廣東省深圳市、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安徽省銅陵市、山東省威海市、重慶市(主城區)、浙江省紹興市、海南省三亞市、河南省許昌市、江蘇省徐州市、遼寧省盤錦市、青海省西寧市等11個城市確定為“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此外,河北雄安新區(新區代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代表)、中新天津生態城(國際合作代表)、福建省光澤縣(縣級代表)、江西省瑞金市(縣級市代表)作為特例,參照“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一并推動。
無廢城市并不是意味著不產生固廢或危廢,而是實現源頭大幅減量、充分資源化利用和安全處置。但目前我國固廢處理實行資質管理及特許經營,工業企業自行進行固廢的資源化利用是否合法,企業是否具備相應的處置、利用能力,以及資源化后產品安全性如何評估等一系列問題需要通過試點進行探索。筆者理解這是環境管理思路上一次有利探索,通過鼓勵排污企業在非公共環境空間進行固廢的處理處置,提升資源化利用效率,解決現行危廢資質管理思路下,依靠有資質環保公司進行固廢處置的管理模式。
4
減稅
2019年3月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政府工作報告》責任分工,強調狠抓落實確保完成全年發展目標任務。為發揮減稅政策對改善民生和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支持作用,會議決定從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底,對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2019年4月13日,財政部聯合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公告》,明確第三方防治企業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一)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依法注冊的居民企業;(二)具有1年以上連續從事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實踐,且能夠保證設施正常運行;(三)具有至少5名從事本領域工作且具有環保相關專業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的技術人員,或者至少2名從事本領域工作且具有環保相關專業高級及以上技術職稱的技術人員;(四)從事環境保護設施運營服務的年度營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五)具備檢驗能力,擁有自有實驗室,儀器配置可滿足運行服務范圍內常規污染物指標的檢測需求;(六)保證其運營的環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行,使污染物排放指標能夠連續穩定達到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要求;(七)具有良好的納稅信用,近三年內納稅信用等級未被評定為C級或D級。
據了解,目前只有小部分的環保企業,如碧水源、聚光科技等設備制造類企業獲得了15%費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垃圾焚燒、水處理等運營服務類的大部分企業仍舊執行25%的稅率。此次給予環保行業企業減稅優惠,非但能夠大大降低環保企業的稅費負擔,對于污染防治企業的實際業績利潤提升(平均3%~6%)也意義重大。
5
長江駐點
2018年12月31日,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計劃》提出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兩手發力”,推進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突出工業、農業、生活、航運污染“四源齊控”,深化和諧長江、健康長江、清潔長江、安全長江、優美長江“五江共建”。
2019年2月28日,生態環境部與三峽集團簽署了長江大保護戰略合作協議,支持流域區域水質目標管理、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解決方案、生態環境保護智慧決策平臺等3項重點任務。2019年3月,共有300家優勢科研單位、5000余名優秀科研工作者,向長江干流沿線和重要節點58個城市進行駐點研究和技術指導。以長江流域現存12個劣Ⅴ類國控斷面為重點,力爭2020年底前國控斷面基本消除劣Ⅴ類。以長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太湖為重點,實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以湖北、四川、貴州、云南、湖南、重慶、江蘇等7省市為重點,對“三磷”(即磷礦、磷化工企業、磷石膏庫)企業達標排放治理,全方位支撐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8大專項行動。
未來將花2年的時間,摸清長江沿線的排污口、沿線附近污染源等基礎信息,優先治理劣五類國控斷面水質,將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
整體來看,2019年前4月,環保的熱點細分領域在固廢領域,包括垃圾處理及城市垃圾分類、固廢資源化利用等問題。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大的國家,每年新增固廢100億噸左右,歷史堆存總量高達600-700億噸。陸續出臺的城市垃圾分類、無廢城市試點等政策,目的是更好對垃圾進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解決垃圾圍城等問題,未來這一領域的市場需求依然很大。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