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公眾對污泥焚燒廠的接受程度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國內,垃圾焚燒和污泥焚燒工程在建設之中被迫停下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鄰避效應問題需要政府做大量工作,要讓民眾理解了焚燒工程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化解民眾疑惑。香港T-PARK焚燒項目在這方面有很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首先香港政府把該污泥焚燒項目打造成一座高檔次、高品位的地標性建筑,在廠中專門建造了環境教育中心,每天可以供250位香港市民參觀。注冊參觀的市民中有很多是中小學生。這項舉動讓市民從小意識到污泥焚燒設施和我們是共生的互惠互利的。
最后的挑戰是高干度焚燒的相關問題。目前國家規范要求污泥填埋需要達到40%含固率,但一些城市已經開始推廣60%的含固率要求了。威立雅認為,60%含固率和污泥焚燒并不兼容。首先,60%含固率的污泥焚燒在國外也還沒有業績。歐洲處理污泥的進泥方式一般采用柱塞泵,該技術最多也只能接受45%含固率以下的污泥;而日本采用的螺旋進泥,對污泥的要求也是和原泥混合后達到40%含固率。此外,60%污泥有可能是通過投加大量無機物得到的,這種含大量無機物的污泥進入焚燒爐也不能實現體積的大幅減量??傮w而言,高干度進泥需要極其苛刻的運行條件,不同含固率污泥的混合方式、流化風量設定、爐子板結問題、熱平衡等參數都需要論證,最后才能確認高干度焚燒的可行性。
記者:您認為污泥處理處置未來的技術方向與目標是什么?威立雅在這些方面做了哪些布局?
陳曉華:國內和世界各國專家有個共識,即未來污泥處理處置主要有兩個技術方向:一是污泥消化路線,包括消化和干化組合或熱水解預處理和消化相結合。這些工藝能實現污泥穩定化,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它們是很好的工藝組合。二是污泥焚燒。威立雅在全世界有40多座焚燒建造業績和20多個焚燒廠的運營業績。在國內,我們正在完成鄭州新區污水廠的一座大型污泥消化項目,現在正在調試。該項目包括6座消化池,單池體積12700立方米,后接干化機,這樣污泥可實現資源化和減量化。威立雅還有一種污泥處理的技術,即污泥濕式氧化技術,這是十多年前開發出的一種無焰焚燒技術,該工藝將濃縮污泥置于高壓 45至50公斤的反應器中,然后注入純氧,反應器升溫到200-250攝氏度,污泥全部被氧化,產出少量的飛灰。歐洲一些城市目前已經采用濕式氧化法進行污泥處理處置。例如,法國和比利時現共有四到五座濕式氧化項目,其中最大的案例是比利時北部污水處理廠,規模達到150萬當量人口。可以說,在不允許污泥焚燒的情況下,濕式氧化法提供了一種更環保的焚燒替代方式。我們還在研發其它一些污泥處理的設備如提高污泥干度的設備。最后說一下各水廠也在嘗試智能化。威立雅的數字化服務工具叫做AquavistaTM,該產品結合威立雅在污水污泥處理方面的運營經驗,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平臺,且全球共享威立雅優秀的技術專家團隊指導,可以優化污水和污泥廠的投資和運營費用、及時預判和診斷問題、尋求最優解決方案。
記者:最后,面對目前政府重水輕泥的政策現狀,您對未來政府在污泥新政的建立實施上有什么建議。
陳曉華:首先,國內現有的相關政策需要加大監督力度。另外,還應有比如PPP這樣的投資的新模式來吸收社會資金,將社會資金融入污泥處理和處置工程。最后,就是進一步推廣消化和焚燒模式。我們認為未來5年污泥處理的前景是非常好的。
宮曼麗:此外,還希望國家推出行業的獎勵機制,比如綠電政策,在污泥處理得到的能源回收或者發電并網方面,希望國家能夠更加開放。
左起:威立雅水務技術市場部經理安源、威立雅水務技術亞太區市政工程設計總監陳曉華博士、威立雅水務亞太區市政工藝經理宮曼麗博士
關于陳曉華
陳曉華博士是業界公認的自來水,污水及污泥處理領域專家。自1996年前威立雅水務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擔任工藝設計工作。1984年本科畢業于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系給水排水專業,1986年在法國高等道橋學院獲得環境技術與管理碩士,1989年在巴黎第六大學獲得水處理博士學位。在威立雅公司總部工作10年后,2003年陳曉華被總部任命為威立雅水務技術亞洲地區設計總監。上任以后,陳博士根據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具體情況,將公司總部的很多先進處理工藝,如緊湊型水處理工藝 (如高速沉淀池,曝氣生物濾池等)、通風除臭工藝、污泥處理(消化/熱點聯產,污泥焚燒等)進行本土化的工程設計使得威立雅在中國及東南亞獲得了200多座市政水廠業績。
關于宮曼麗
宮曼麗,女,博士,亞太區市政工藝經理。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教授。自2008年加入威立雅以來,一直從事污泥處理相關工藝的研發和設計工作。主要工作領域集中在污泥干化和焚燒、污泥熱水解和消化、沼氣提純和利用、除臭工藝設計等方面。
關于威立雅水務技術
威立雅水務技術為工業和市政客戶提供全面的飲用水和污水處理設施和系統的設計、建設、維護以及升級改造的服務。公司廣泛的技術組合包含在線故障診斷解決方案、蒸發結晶、能源可回收的污泥處理、先進的脫鹽工藝、實驗室水處理和移動水處理服務等。通過對工藝和運行監測的優化,威立雅水務技術幫助客戶減少水足跡,同時節約能源和化學消耗。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