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發改委和廣東省住建廳印發《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根據方案,到2023年,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明顯提升。城市清污分流和市政雨污管網混錯接改造更新取得顯著成效。縣級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生活污水處理需求。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和資源化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六河流域內城市、缺水城市和其他水環境敏感區域污水資源化利用水平明顯提升。
方案還提到,在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方面,要選擇適宜的處置技術路線,鼓勵將垃圾焚燒發電廠、燃煤電廠、水泥窯等協同處置方式作為污泥處置的補充,并限制未經脫水處理達標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場填埋,加快壓減污泥填埋規模。
詳情如下: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的通知
粵發改資環函〔2021〕142號
各地級以上市發展改革局(委)、生活污水主管部門:
按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234號)要求,為加快補齊我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短板弱項,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研究制定了《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1年1月15日
附件
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關于印發<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234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解決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加快補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短板,現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提升設施處理效能為導向,以加快補齊設施短板為抓手,完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體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二、工作目標
到2023年,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明顯提升。城市清污分流和市政雨污管網混錯接改造更新取得顯著成效。縣級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生活污水處理需求。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和資源化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六河流域內城市、缺水城市和其他水環境敏感區域污水資源化利用水平明顯提升。
三、工作任務
(一)強化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效能弱項。按照“摸清本底、系統謀劃、定量決策”的原則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各縣級及以上城市應盡快摸清城市各類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規模、設施服務人口、人均污染物排放強度等基礎數據,開展生活污水系統入流入滲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方案,確保完成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考核任務。現有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低于100mg/L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要圍繞服務片區管網開展“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明確整治目標和措施,并納入本地區“十四五”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加以落實。到2023年,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效能明顯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要穩步提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力爭達到國內南方地區城市先進水平;粵東西北縣級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力爭達到國內南方地區城市平均水平。
(二)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短板。將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建設作為補短板重中之重,加快實現生活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新建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必須合理規劃建設服務片區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確保生活污水收集能力。加快補齊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等管網短板。積極推進建制鎮收集管網建設。按照“管網建成一批、污水接駁推進一批”原則,加快生活污水管網建設、竣工驗收及聯通。加快管網排查檢測,逐步推進雨污分流,全力推進清污分流,強化管網混錯漏接改造及修復更新。加快淘汰磚砌井,推行混凝土現澆或成品檢查井,優先選用球墨鑄鐵管、承插橡膠圈接口鋼筋混凝土管、鋼管等管材,提升管網建設質量。到2023年,城市清污分流和市政雨污管網混錯漏接改造更新取得顯著成效,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空白區,城鎮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顯提升。
(三)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資源化利用。新建城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要與城市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廣州、深圳、惠州、湛江、韶關市等省內大中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可適度超前。廣州、深圳市要加快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六河流域內城市、缺水城市和其他水環境敏感區域要積極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推廣再生水用于市政雜用、工業用水和生態補水等。因地制宜推進合流制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設施建設,積極探索推進初期雨水處理設施建設。到2023年,縣級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處理需求,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四)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在污泥(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污泥)減量化處理基礎上選擇適宜的處置技術路線。污泥處理設施建設要納入本地區“十四五”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縣級及以上城市要全面推進設施能力建設,縣城和建制鎮可統籌考慮集中處置。限制未經脫水處理達標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場填埋,加快壓減污泥填埋規模。將垃圾焚燒發電廠、燃煤電廠、水泥窯等協同處置方式作為污泥處置的補充。推廣污泥經減量化處理、無害化處置滿足相關標準后,用于土地改良、荒地造林、苗木撫育、園林綠化和農業利用。到2023年,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置,縣級市及縣城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進一步提高,污泥資源化利用占總處理量比例明顯提升。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