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堅
蘇州市水務局一級調研員夏堅分享了對蘇州水環境治理的系統思考,他提到,在水環境治理中,應處理好六大關系:開發和保護的關系、自保和互保的關系、處理能力和調蓄能力的關系、水資源和水動力資源的關系、管道和河道的關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關系。
傅濤
針對在目前的大背景下,企業如何抓住技術創新的時代機遇等話題,E20研究院院長、北大環境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傅濤提出,C方陣是環境技術的主力軍,在環境領域做技術企業很難,面臨同質競爭、增長乏力、龍頭折戟的問題,環境技術企業被迫需要轉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缺乏的不是工程,不是項目,而是產品。技術產品化水平是產業化水平的標志。技術實現產品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改變似是而非的產品認知,需要技術企業的CEO擔任產品經理。他強調,技術如果不能固化成產品,就沒有產業未來。
王洪臣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圍繞“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業響應雙碳戰略的著力點”主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業的碳排放量大體占全社會總碳排放量的1% ,與能源或工業領域相比,相對減排潛力可能較大,應為全社會碳減排做出貢獻。對化糞池和管道淤積要有態度;研究污水處理過程N2O的釋放、檢測及控制要有力度;對污水處理過程節能降耗的認識要有高度。為了碳減排,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業繼“提標改造”之后,應有計劃地展開“低碳改造”。
井媛媛
E20研究院水業研究中心總監、行業首席分析師井媛媛作了題為“雙碳戰略下的水系統治理市場發展方向探索”,她提到,根據發改委等十部門出臺的《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要求,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應加快推動城鎮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市政尾水的工業回用要考慮價格和取水現狀,積極推動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
雙碳戰略下的污水資源化之路
2021年經國務院同意,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生態環境部等10部委印發的《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出臺,明確指出到2035年,形成系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格局。此后,發改委、住建部印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著力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短板弱項。
一場關于污水資源化的戰役打響。一些技術型水務企業紛紛開啟了污水資源化之路的探索,他們在論壇現場從污水廠運營、節能設備、工藝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和思考。
吳昌敏
其中,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昌敏以“污水資源化背景下水質安全的挑戰和應對”為題進行了發言,他提到,污水資源化將縮短自然水循環過程:處理后的污水,特別是城鎮污水將可能成為非常規水源之一或被縮短進入到水源的循環路徑。水質安全將必然成為污水資源化過程中應重要考慮的因素。
肖治平
金風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肖治平作了題為“踐行綠色能源環保,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發言,他指出,污水廠必然走向由集中到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具有靈活性的發展趨勢,金風環保將工業污水處理理念引入市政領域,打造出適度集中、預處理、就地處理、就近回用、成本最優的新模式。
吳炎光
雷茨智能裝備(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炎光介紹了水務企業節能鼓風曝氣裝備系統,他提到,污水處理廠電耗占比高達50%-70%,污水企業節能降耗大有可為,雷茨風機適合水領域,相比傳統風機節能30%以上,相比同類風機節能5%以上。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