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視頻連線發言
黃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勇提到,2012-2014年、2015-2017年、2018-2020年,皖浙兩省接續開展了三輪試點,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以生態補償為抓手,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根本,以綠色發展為路徑,以互利共贏為目標,以體制機制建設為保障的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新安江模式”。三輪試點以來,新安江上游流域總體水質為優并穩定向好,連年達到補償條件,每年向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干凈水,新安江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心安之江”。
孫勇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歐陽志云作了題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與“兩山”理論》的主旨演講,他表示,生態產品價值是指一定區域范圍在一定時期內生態系統提供的某種生態產品的經濟價值量。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通過政策機制創新、市場機制創新與技術創新將生態產品的生態經濟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讓生態產品提供者獲得經濟利益,促進生態產品的可持續供給,最終目的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歐陽志云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邢麗也通過視頻連線,做了《以生態產品為抓手推進共同富裕》的主旨演講,她指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只有大力探索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機制,讓生態產品和服務業產品一樣具有經濟效益,讓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從保護生態環境、提供優質的生態產品中獲益,才能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推動共同富裕,打開新格局。
邢麗
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研究員,E20研究院院長傅濤作了題為《生態價值的落地路徑》的發言。他指出,黃山是典型的資源稟賦型的城市代表,宜居、宜業、宜游的標桿城市。自然生態即是黃山最大的價值,也是傳統產業發展的最大制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將二者實現統一?生態價值如何進入經濟對價?僅僅靠算法是不行的。兩山理論是生態價值的實現路徑,兩山經濟理論是實現兩山價值對價的工具。
傅濤
“綠色會議、時尚會議、創意會議”是舉辦本次論壇的理念。本次論壇開展“碳中和”活動,通過綠色會場、綠色宣傳、綠色出行、綠色住宿、購買碳匯林等一系列減排行動,打造了安徽省內首個實現“碳中和”的“零碳”會議,也是安徽首筆通過交易所公線上競價交易的林業碳匯項目(相關鏈接:安徽省內首個“零碳”會議將在黃山舉辦,總結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經驗及未來布局),為落實國家的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比如大會車輛保障均使用新能源汽車;會議現場實現無紙化、智能化、數字化;酒店房間不安排一次性洗漱用品;會議在舉辦、接待和餐飲方面盡可能考慮節能減排等等。預計大會綠色交通就可減少2.4噸二氧化碳排放;無紙化等措施可以減少紙碳排放5.42噸二氧化碳。
黃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勇(右)為E20環境平臺頒發碳中和證書,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湯浩(左)代表領取證書
論壇上,黃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勇向會議承辦方——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頒發了碳中和證書。
同時,論壇現場進行了揭牌和集中簽約,分別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黃山科研基地揭牌儀式、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黃山分公司揭牌儀式,生態環境友好型項目集中簽約和高校科技產學研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揭牌儀式
簽約儀式
此外,黃山、杭州、麗水、南平、撫州五市在論壇上共同發出生態價值聯盟城市宣言:一是精誠協作建立合作推進機制,二是共同舉辦生態產品推介博覽會,三是定期開展人才交流培訓,四是開展機制改革創新研究。
下午,論壇采取兩個分會場同時進行的方式展開。
其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分論壇由E20環境平臺主持,從政策、產業、金融等角度,繼續探討了黃山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實踐經驗與未來路徑。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柏成壽通過線上形式作了主旨演講。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博導、研究員李恒鵬闡述了生態產品市場化推動“兩山”雙向轉化研究與實踐;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石敏俊通過視頻連線作了題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兩山銀行”的作用與轉型》的分享;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導曾賢剛作了題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路徑及制度保障》的演講;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長聘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雙聘教授蔡永立作了題為《打造黃山區域生態碳匯高地,助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的演講;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博士高曉龍作了題為《生態產品市場交易機制》的演講。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