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E20環境平臺攜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共同舉辦環境產業“領跑者”主題系列沙龍。9月23日,第二期沙龍——“如何以‘領跑者’標準驅動農村污水治理一體化裝備升級”在E20環境平臺舉辦。
本期沙龍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沙龍圍繞以下四大議題展開討論:1、從行業高質量發展出發,農村污水治理一體化裝備產品升級方向在哪?2、有哪些成熟的技術工藝路線、裝備能夠支撐本細分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有哪些終端產品?3、如何借助“領跑者”標準固化與識別已形成的優秀服務與產品?4、中標院、E20環境平臺和眾多環境企業三方如何攜手搭建環境產業的“領跑者”標準體系?
為了推動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標準化工作,E20環境平臺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聯合成立了兩山標準化研究中心,攜手推進和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工作。
2022年秋,E20環境平臺攜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共同舉辦環境產業“領跑者”主題系列沙龍。9月23日,第二期沙龍——“如何以‘領跑者’標準驅動農村污水治理一體化裝備升級”在E20環境平臺舉辦。
本期沙龍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沙龍圍繞以下四大議題展開討論:1、從行業高質量發展出發,農村污水治理一體化裝備產品升級方向在哪?2、有哪些成熟的技術工藝路線、裝備能夠支撐本細分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有哪些終端產品?3、如何借助“領跑者”標準固化與識別已形成的優秀服務與產品?4、中標院、E20環境平臺和眾多環境企業三方如何攜手搭建環境產業的“領跑者”標準體系?
傅濤
沙龍現場,E20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傅濤在總結發言中指出,首先,農村有別于城市,農村污水市場很龐大,有著不同的場景,模式和價費機制都不能參考城市的做法。農村污水治理應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技術路線,找到屬于自己的場景。其次,企業參與領跑者標準制定,要參與規則的制定,將自身的長項在特定的場景中固化下來。最后,制定領跑者標準是指企業應在自己擅長的賽道里,在國標之上制定出更高的標準,以此來定義自己的強項,脫穎而出。
王洪臣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認為,標準是行業的“指揮棒”,對行業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制定“領跑者”標準,要清晰刻畫行業現狀、精準識別關鍵問題,選擇代表行業真實需求與進步方向的技術產品。農村污水治理行業,無論是模式還是技術路線都還在探索中,有些地區或省份幾輪下來還在原地打轉。因此,應當認識到制定農村污水治理“領跑者”標準的挑戰性。當然,一個正確的“領跑者”標準如能破繭而出,也必定會推動行業進步。
沙龍由E20環境平臺水業研究中心首席行業研究員井媛媛主持,分為主題發言和討論交流兩大環節。
農村污水治理行業現狀
井媛媛
井媛媛表示,國家出臺了多項專項政策推動農村污水治理市場的發展,政策要求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0%。而目前的現狀是,2020年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僅為25.5%(行政村)。“十四五”時期,農村污水市場理論上至少還有700萬噸以上的新建規模。因此,農村污水治理之路仍然任重道遠,未來缺口很大。
此外,井媛媛從價費機制、規模匹配性、技術及標準選擇方面分析了農村污水治理存在的行業痛點。
在價費機制上,城市、縣城、重點建制鎮都有明確的收費標準,而農村污水處理目前還處于探索建立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階段。
在規模匹配性上,村鎮污水處理設施曬太陽現象依然存在,建設規模和需求規模之間的匹配仍需要從人口數量、實際水量、接管進程等多方面統籌考量。
在技術和標準選擇上,技術和標準密切相關,不同規模、不同場景、不同地區的污水有著不同的技術標準選擇。國家一直提倡農村污水處理標準要因地制宜,不是越高越好,還要考慮支付成本問題,治理要求高成本也會高。
2018年,生態環境部辦公廳、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通知》,文件提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原則上適用于規模500m3/d以下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規模500m3/d以上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參照執行GB18918-2002標準,并應按不同類別的出水排放去向分類確實控制指標和排放限值。文件要求各地原則上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
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出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工作指南(試行)》,建議將pH、懸浮物(SS)、COD設為基本控制指標,氨氮、總氮、總磷、動植物油、大腸桿菌等設置為選擇性控制指標。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