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一直都是大學生心中的難題,很多企業在招聘時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在加上大環境的影響,很多企業在人才需求上更是能省則省,讓大學生的求職變得更加艱難。
據教育部數據統計,2022年畢業生比2021年增加167萬人,畢業生規模達到1076萬人,創歷史新高。隨著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了一個社會共性問題。從2022屆高校畢業生調查來看,考研人數呈上升趨勢,較上一年上升了6.57個百分點,選擇企業就業的人數卻呈下降趨勢,這也從側面突出了畢業生企業就業率呈下降趨勢,找工作更卷更難。
企業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最主要的渠道。高校要加強培養與就業環節的有效銜接,改革培養方式、提高培養質量、適應市場需求,同時也要激發畢業生就業動力、提高就業能力,提供就業機會,促進畢業生提早就業、較快就業、充分就業。
授牌簽約儀式
為了加強校企合作,深入產學研對接。2022年10月25日,依斯倍簽約蘇州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建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暨授牌儀式在依斯倍環保公司順利舉行。蘇州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大鵬院長及相關學校領導、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常英女士及相關高管團隊出席了本次簽約授牌儀式。
簽約過程
簽約儀式是由依斯倍高云芬副總主持,首先代表依斯倍對蘇州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領導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她指出,此次與蘇州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建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是推進依斯倍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是落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精神,形成融合發展的重要一環。此次就業創業基地的建設,將為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實習教學環節提供有力的支撐。
而后蘇州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李院長介紹了學院的基本情況及在高層次人才培養、高水平科學研究、高技術成果轉化、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并表達了與依斯倍合作的愿景。針對學院只設置了認識實習和參觀學習的課程,沒有在生產一線進行實踐學習,對大學生的實際提升還略有不足,希望通過雙方的合作,產學相結合,共建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對在校大學生提前培養。
關于依斯倍
依斯倍作為一家高科技環保企業,創始人Jos擁有38年歐洲環保行業服務經驗,多年來,一直深耕在廢水零排放這個技術領域,希望能為中國生產企業提供長期穩定可靠的廢水處理工程系統,幫助資源回收循環再生,降低系統總運營成本,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同時還注重新技術工藝在工業廢水處理工程上的應用和研發,包括蒸發器、TMF、DTRO、脫氨膜等多項新技術已成功應用于精細化工、電鍍、電子半導體、危廢處置、光伏等行業領域。
依斯倍多年來十分注重技術人才的培養,成功建立和完善了人才培養機制,不斷提高人才的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能力,組建有效的后續梯隊,為企業儲備有力人才。在6月,重慶工商大學就與重慶依斯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共建就業實習、人才聯合培養基地,旨在就業實習、人才聯合培養、資源共享、畢業生就業創業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多角度合作,推動校企合作培養新時代環保行業的人才。
最后,雙方現場簽訂了《校外實習基地協議書》,進行“蘇州科技大學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蘇州科技大學實踐教學基地”授牌,還頒發聘任劉方榮總監為蘇州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研究生行(企)業導師的榮譽證書。
展望
本次校外實習基地的成功簽約,為校企雙方進一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的合作,實現校企之間資源的有機結合和優化配置,共同培養符合當前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提供了契機。未來,依斯倍也將與更多知名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平臺,拉近校企距離,攜手共進,一同締造工業未來水環境。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