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污泥資源化、無害化等低碳創新技術應用,2月21日,由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環境保護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中心、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3年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破解污泥處置難點,實現無害化推進資源化推廣集中焚燒無害化”,對于污泥處理處置要求“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F在,十四五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污泥處理處置問題解決刻不容緩!
為推廣污泥資源化、無害化等低碳創新技術應用,2月21日,由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環境保護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中心、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3年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聚焦“‘十四五’污泥集中焚燒無害化處理”,此次高峰論壇集聚了生態環境部等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國內外標桿企業技術骨干、科研院所學者等行業深度參與者,圍繞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創新與提升展開討論和交流,深入剖析當前污泥處理處置主流技術,將先進的技術、經驗與污泥處理處置產業巨大的市場需求相結合,推動污泥處理處置產業的規范化發展。
論壇現場嘉賓云集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副司長逯元堂,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副主席、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姜新浩,國家環境保護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傳軍應邀出席論壇并發表致辭。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申維真,北京控股環境集團技術與采購部副總經理孫小燕,蘇伊士中國污泥業務總監岳寶,浙江環興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其林,同方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小珍,清控環境(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教授級高工陳兆林,威立雅水務技術中國污泥市場經理王維燕,北控水務集團產品與解決方案中心副總工程師吳云生,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劉波,清控環境(北京)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天增等,應邀報告。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副司長逯元堂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副司長逯元堂在致辭中指出,十四五”時期,污泥處理處置處于政策紅利窗口期,推進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進入“深水區”,論壇的舉辦恰逢其時、意義重大,體現了國家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和國家污泥技術中心的使命擔當和積極作為。他表示希望通過本次論壇,廣泛交流、深入研討,推動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產業化向更高階段發展。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副主席、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姜新浩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副主席、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姜新浩在致辭中提到,隨著污泥處置需求在國內和歐洲的不斷增長,北京控股旗下各企業結合政策要求,充分利用自身業務特點和技術優勢,分別開展了不同類型的污泥處置業務。北京控股將繼續發揮戰略協同優勢,加快推動污泥處置技術研究和應用,加大污泥處置設施投資建設力度。
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傳軍
國家環境保護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傳軍代表主辦方致辭,介紹了國家污泥工程技術中心在污泥處理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未來工作計劃。他指出,聚焦污泥處理行業,國家污泥工程技術中心始終以市政污泥和工業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主流和前沿技術的研發作為發展突破口,為重要環境技術的工程化驗證和產業化推廣奠定堅實基礎。
填埋、焚燒和土地利用,污泥的下一步出路在哪兒?主旨發言環節,各位嘉賓從污泥干化焚燒市場、先進技術、創新工藝、工程實踐、設備成果等方面講透污泥集中焚燒無害化處理,并結合技術與項目案例進行分析,陣容“豪華”、內容頗具參考價值!
主旨發言第一單元由北控水務集團北控水務研究院院長薛曉飛主持。
王凱軍:我國污泥干化—焚燒市場發展與問題分析
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
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以“我國污泥干化—焚燒市場發展與問題分析”為主題,從國家為什么解決不了污泥問題、關于污泥干化---焚燒工藝的技術分析、關于我國污泥干燥-焚燒的幾個技術問題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從宏觀角度介紹了行業發展與未來方向,并指出污泥焚燒是污泥處理處置的主流技術。他還針對公眾對污泥干化焚燒工藝的誤讀進行了解答,包括高能耗、高碳排放、二噁英排放源等問題。王凱軍教授的精彩發言緊扣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推廣污泥集中焚燒無害化處理”主題,視角獨特、案例豐富、總結全面。
申維真:市政污泥干化焚燒實例分析
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申維真以“市政污泥干化焚燒實例分析”為題,從公司簡介、污泥干化焚燒案例分享、分析與思考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她認為,未來污泥發展的趨勢將是智能化、低碳化、產業鏈化及協同處置、集中焚燒和共用共享。
孫小燕:黑爾姆施塔特污泥單焚燒廠示范案例
北京控股環境集團技術與采購部副總經理孫小燕以“黑爾姆施塔特污泥單焚燒廠示范案例”,從導語&EEW Energy from Waste、工廠設計、首次運營經驗、其他在建項目從工藝設計、調試運行等方面進行發言,通過實踐總結出應該綜合考慮污泥泥質特征、環境條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污泥處置方案。
岳寶:精細化管理在污泥干化焚燒項目中的應用
蘇伊士中國污泥業務總監岳寶在“精細化管理在污泥干化焚燒項目中的應用”的發言中,從蘇伊士簡介、中國污泥處理處置項目特點、精細化管理概述、精細化管理在污泥干化焚燒項目中的應用和精細化管理應用案例分享等方面介紹了蘇伊士在華治“污”的解決方案及處置經驗。他認為,污泥項目精細化管理要聚焦實現成本的最優化、連續運行穩定化、安全環保可靠化、現場管理極致化四個目標。
主旨發言第二單元由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申維真主持。
俞其林:污泥噴霧干化焚燒處理的工程經驗與分析
浙江環興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其林以“污泥噴霧干化焚燒處理的工程經驗與分析”為題,從企業簡介、污泥處理裝置簡介、工程項目簡介、工程項目經驗與分析等方面重點介紹了污泥噴霧干化+回轉窯焚燒集成工藝與裝備的基本原理、研發歷程和成果的創新性、經濟高效的成功穩定運行典型案例。
邵小珍:鼓泡流化床焚燒爐在市政污泥處理處置中的應用及實踐
同方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小珍以“鼓泡流化床焚燒爐在市政污泥處理處置中的應用及實踐”為題,從公司簡介、鼓泡流化床污泥焚燒處置技術、污泥焚燒單元——TFB鼓泡流化床焚燒爐、污泥干化單元——同方三菱MSD槳葉干燥機、TFB鼓泡流化床焚燒爐在污泥處理處置中的典型應用等方面介紹了鼓泡流化床焚燒爐的技術特點,并選取典型案例加以輔證。
陳兆林:助力“一帶一路”:孟加拉污泥干化焚燒EPC+O
清控環境(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教授級高工陳兆林做了“助力‘一帶一路’:孟加拉污泥干化焚燒EPC+O”的發言,從項目背景、項目概況、項目成果、經驗總結四個方面對孟加拉污泥處理項目進行解讀。
王維燕:威立雅多樣的市政污泥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中的探索與實踐
威立雅水務技術中國污泥市場經理王維燕以“威立雅多樣的市政污泥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中的探索與實踐”為題,從威立雅集團及威立雅水務技術、以消化為中心的污泥資源化利用途徑、環境友好的Athos?污泥濕式氧化工藝、蒂賽萊格TM(Deselec?) 電透析板框壓濾高干度脫水機 等方面,結合國內外多個項目進行了技術分享。她提出,消化、協同消化是“雙碳”背景下市政污泥及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
主旨發言第三單元由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清控環境(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鴻濤主持。
吳云生:300噸/日污泥炭化處理項目工程應用與思考
北控水務集團產品與解決方案中心副總工程師吳云生以“300噸/日污泥炭化處理項目工程應用與思考”為題,從市政污泥熱解炭化技術、300噸/日污泥炭化項目工程應用、研究與思考三個方面分享了北控水務在污泥處理處置上的經驗和思考。
劉波:碳中和背景下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劉波就“碳中和背景下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主題,從國內污泥處理處置現狀及趨勢、碳中和背景下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思考與建議三個方面進行分享。他認為,對于大城市而言,污泥焚燒和摻燒是目前不可或缺的一種工藝。
李天增:污泥干化及工業固廢協同焚燒處置案例分析
清控環境(北京)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天增以“污泥干化及工業固廢協同焚燒處置案例分析”為題,重點圍繞項目簡介、工程設計、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和污泥低碳焚燒技術路線進行分享,并闡述了協同焚燒處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經濟性。
技術落地、產業貫通、政策推動……進入“十四五”時期,污泥關注度迅速升溫,產業化得到有效推進,污泥處理處置的目標也更加明確。此次高峰論壇的召開無疑將污泥集中焚燒無害化處理話題推上熱點,并取得重大的理論成果和現實推進意義。
活動花絮
據了解,本屆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由江蘇?。ㄒ伺d)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承辦,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控股環境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固體廢物處理利用委員會、威立雅(中國)、蘇伊士(中國)、浙江環興機械有限公司、同方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清控環境(北京)有限公司、青島西海岸公用事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成都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支持,中國給水排水、中國環境工程學報、E20環境平臺、環境人Environmentor、JIEI創新實驗室等視頻號同步直播。統計數據顯示,本次論壇線上觀看人數超萬人。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