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強震懾。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打擊突出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忠告企業敬畏法律、合規經營、依法排污,不斷以查處一起、震懾一批、教育一片的高壓態勢,不斷壓實企業污染治理主體責任,改善自身環境行為。
我的回答完畢。
黃河清廢有效保護了黃河流域水生態安全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近期我們關注到“2023—2024年黃河流域‘清廢行動’正式啟動”的消息。據了解,生態環境部已經連續兩年組織開展該專項行動,進展怎么樣?新一輪“清廢行動”將如何開展?
趙群英:謝謝你的提問。黃河清廢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2021年-2022年兩年,對黃河干流及渭河、湟水河等4個支流(段)兩岸10公里范圍內的固體廢物傾倒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整治,共排查黃河流域9省(區)55市(州),覆蓋面積約13.3萬平方公里,,共計清理各類固體廢物將近9000萬噸,有效的保護了黃河流域水生態的安全。第二階段是2023年-2024年我們將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范圍,聚焦重點問題。排查范圍主要是將黃河流域其他重要支流,10個重要湖庫、16個重點的工業園區周邊10公里范圍,同時把50個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和10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納入排查范圍。具體是采用“遙感排查-分批交辦-地方整改-專家幫扶-遙感核驗”的方式進行全面排查整治。
具體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
第一,發揮衛星遙感的技術優勢,確保全面排查。目前衛星的精準度在1米范圍,這一范圍堆存的固體廢物都能被衛星看得清清楚楚,我們今后還可以提高精度,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衛星遙感識別、我們研究開發了清廢APP,執法人員都直接在APP上開展工作,為現場核查人員快速處置問題提供便利。
第二,要做好點位交辦,移交問題線索。我們將衛星遙感和群眾舉報發現的問題梳理形成疑似問題點位清單,分批次交辦給地方。
第三,督促地方落實整改,確保取得實效。如何整改呢?就是“清理、溯源、處罰、公開”八個字。首先按照坐標查到點位固廢之后,要及時清理。第二步還要溯源,搞清楚固廢從哪來的、是哪些企業排放的。第三步如果涉及企業違法排污的要依法處罰,不能不了了之。最后,結果還要公開,發現一個點位,解決一個點位,溯源一個問題,查到一家企業,處罰一家企業,堅決做到排查無盲區,核查無錯幫,整治無死角,切實保證交辦的問題全部按期清零。
第四,組織專家現場指導,強化重點幫扶。對于環境風險隱患較為突出、固體廢物情況復雜的問題點位,我們將組織相關專家,對地方開展固體廢物清理整治工作提出建議,進行重點幫扶指導。
第五,及時開展遙感核驗,確保整改效果。按照我們推送的一個坐標點一個坐標點去復核,對疑似未整改到位的問題點位要求地方再次核實整改,確保整改效果。
監督幫扶工作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線上線下”同步發力
封面新聞記者:今年上半年全國多地出現了空氣質量反彈的情況,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不容樂觀。據我們了解,近幾年生態環境部針對重點區域的空氣質量改善一直在開展監督幫扶工作。面對這樣的形勢,今年監督幫扶工作重點是什么?
趙群英:謝謝你的提問。打贏打好藍天保衛戰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對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這一決策部署高度重視、堅決貫徹落實。我們自2017年以來,連續開展重點區域空氣質量的監督幫扶工作,從最初的京津冀及周邊,拓展到汾渭平原,后來又擴展到長三角。
根據污染防治攻堅戰形勢的變化以及目標任務的變化,監督幫扶工作模式也在變,最初的時候就是大兵團作戰,多的時候達到上千人,查散亂污、查揚塵、查小鍋爐等等。到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人員少了,都是精兵強將,都是專業的執法人員在查突出問題、查隱藏的問題、查薄弱環節。總結四句話就是:運行機制不斷創新優化,方式方法更加精準科學,人員組成更加精簡專業,工作成效也進一步提升。
今年監督幫扶將按照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總要求,還是聚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等重點區域,還要聚焦鋼鐵、焦化、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采取線上+線下兩個戰場同步發力,來確保攻堅戰任務落地見效。
首先線下這個戰場,就是發揮專業執法人員技術優勢,持續對重點地區傳導壓力。針對重點地區城市特點或者說污染行業的特點,我們從全國抽調人員,對照著他的執法的技術專長,了解生產的工藝、了解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擅長自動監測方面的技術,這些執法骨干人員組成監督幫扶專業組,開展現場監督幫扶工作。
今年,我們已經抽調1900多人次,開展了8個輪次監督幫扶,現在第九批已經開始,正在進行。從前面八輪看,我們檢查企業是8700多家,發現各類問題2.8萬個,其中,弄虛作假、逃避監管、超標排污等突出問題是3700多個,我們也通過清單管理,拉條掛帳,交辦地方整改,同時后續還要抽查地方整改的怎么樣,企業是不是整改到位,形成工作的閉環。
這里面我想跟大家解釋一下,我們檢查8700多家企業就發現突出問題3700多個,為什么這么高的問題比例?是不是說京津冀、汾渭平原和長三角企業的違法形勢就是這么嚴峻?這檢查的8700家企業樣本是如何來的?這些檢查對象,是通過大數據平臺,我們組織的后面的專家團隊來分析,已經高度懷疑這些企業可能存在違法違規排污問題,也就是奔著問題去的,所以比例才會這么高。
另一方面,線上開展遠程監督幫扶,壓實地方責任。優化部、省、市三級聯動機制,充分調動地方的工作主觀能動性。部里推線索,這個線索來源于哪?還是來源于部里監督幫扶信息化支撐平臺的專家團隊,高度懷疑它是有問題的,省里統籌協調,市縣區組織開展現場排查,發現問題后進行整改。推送的問題是怎么發現的?我們從去年開始,通過建立一體化環境問題發現機制,通過充分運用衛星遙感、污染源自動監控、企業用電、用能等,再結合排污許可、信訪舉報等管理信息,通過大數據的分析來精準發現問題企業。這個期間我們還會安排專業組跟蹤問效,防止線索推到地方之后檢查不實、虛假整改,進一步壓實地方責任。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