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正在成為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產教融合,正以校企雙贏為基礎,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深度融合。
近日,北控水務集團輪值執行總裁于立國,教育部高等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李偉光,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周慶聯合做客新華網,圍繞產教融合、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增強發展新動能等話題,展開深度對話。
產教融合,成為時代發展所需
近年來,北控水務作為水務行業的領軍企業,專注于水資源循環利用和水生態環境保護,以引領技術創新、培育復合型人才、打造“政、產、學、研、用、創”價值鏈圈層平臺為目標,開創生態環境行業產教融合先河。
“產教融合是企業主動謀求破局,主動謀求未來發展的路徑。生態文明發展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我們從行業的視角來看待未來整個中國水務環境的發展,基于行業培養需要的人才和科技成果應用,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的學生培養工作中去。”于立國說。
打造高質量產教融合樣板
成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相關精神的重要體現,也是生態環保行業積極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的具體行動,契合了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現實需要。
在當前的生態環境發展趨勢下,如何創新環境學科的教學方式,打造更加迎合生態環境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成為學科建設思考的方向。
周慶表示,共同體成立的初衷,就是聚焦行業內部的龍頭企業和教育資源,為行業的科技發展、人才培養來做支撐。我們希望共同體為行業未來的人才培養,設計出更加完善和優化的方案,包括課程、教材、企業所需人才發展要求等核心內容,為產業培養需要的人才。
李偉光表示,共同體的成立,對進一步推動產教融合來說,是一個好的開端。共同體有利于成員單位之間更好地發揮在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集成優勢,對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能夠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摁下生態環境領域“創業加速器”
從2018-2023年,北控水務杯中國國際“互聯網+”生態環境創新創業大賽已成功舉辦六屆,科技創投大賽舉辦三屆,累計參賽人數超過5萬人,參賽項目超過5000個。北控水務致力于以賽事為平臺,打造生態環境領域“創業加速器”,推動行業企業升級發展。
周慶:大賽是推動產教融合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是引導同學們學以致用,進一步完善自身未來的發展規劃;另一方面可以助推高校老師的研究工作、乃至學科的發展方向,更好地圍繞國家和產業的需求而推進。
李偉光: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需要政府、行業、高校、社會多方協同聯動,協同發力來推進。大賽促進技術和社會需求進行對接,推廣科技成果轉化和運用,大賽本身也是工程科技教育創新的載體,通過大賽突出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對于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發揮著積極作用。
于立國:人才和技術是北控水務舉辦比賽的初心。我們希望通過比賽讓中國最好的高校學生和技術實現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產業端轉化,并最終創造價值。產教融合,現在只是開始。我們希望所有的高校和企業在共同推進產教融合的路上都有獲得感,把教育端資源在企業端進行轉化和放大。從各個角度看,無論是企業、高校、學生,還是國家與社會,最終會形成多贏的局面。
產教融合,正在不斷強化企業的行業引領地位和重要辦學主體的互聯互通作用,北控水務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提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推動生態環保產業的人才與技術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為生態環境領域的科技生產力發展提供堅實根基。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