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作為四季中最為熾熱的季節,以其顯著的高溫特征區別于其他季節。季節的更迭不僅帶來了氣溫的攀升,還引發了工業企業生產品種的改變,進而對廢水的水質和水量產生影響。
與此同時,夏季城市居民用水量大幅增加,使得污水處理廠在這一時期的運行面臨著諸多獨特的挑戰,如高溫天氣和頻繁的雷雨等。這些夏季特有的因素對污水處理廠的影響是多維度的,涵蓋了微生物活動、曝氣池溶解氧供應以及二沉池管理等關鍵環節。
浙江永續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憑借豐富的運行經驗,針對夏季污水處理面臨的難題,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01高溫對微生物活動的影響及應對
水溫,作為影響化學反應、反應速率、水生物生存以及水資源利用的重要參數,在夏季高溫的作用下,對污水處理中的微生物活動產生了顯著影響。隨著溫度升高,氧在水中的溶解量減少,而生化反應速率卻相應提高。加之夏季地表水中氧量本就偏低,使得河道溶解氧在這一時期常常嚴重衰竭。當大量熱水排入天然受納水體時,這種影響會進一步加劇。
細菌的最佳活動溫度范圍通常在25 - 35℃之間。然而,為了滿足除臭需求,許多污水處理設施采用了加蓋措施,這導致熱量在處理系統內積聚。當溫度升高至50℃時,好氧消化和硝化作用會被迫停止。因此,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對于保障微生物的正常活動至關重要。
永續環境的短流程脫氮除磷工藝在微生物處理方面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該工藝采用從自然界中精心篩選的抗逆性極強的復合微生物菌,包括復合COD菌、復合脫氮菌、復合聚磷菌、復合脫硫菌、復合耐鹽菌和復合除油菌等。這些微生物具有出色的耐溫、耐鹽性能和較高的活菌數量,能夠在8℃ - 55℃的極端溫度條件下保持活性,為生化系統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02高溫對曝氣池溶解氧的影響及應對
夏季的高溫天氣使得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顯著降低,導致同樣質量的空氣轉移到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偏低,進而造成曝氣池供氧不足的問題。
相關數據顯示,當曝氣池中溶解氧為2mg/L時,直徑為500mm的絮凝體中心點處的溶解氧僅為0.1mg/L。這表明,除了絮凝體表面的微生物能夠獲得較高的溶解氧外,內部的微生物大多處于缺氧狀態。因此,當曝氣池內污泥濃度較高,如達到4g/L時,溶解氧濃度應控制在3 - 4mg/L,以滿足微生物的代謝需求。
HJDL工藝在解決曝氣池缺氧問題上表現卓越。該工藝的好氧污泥結構緊實,密度通常為1 - 1.5g/cm3,含水率在85% - 94%左右。其發達的多孔隙結構為基質和氧的傳遞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而厭氧、兼氧、好氧孵化器獨特的結構設計能夠確保基質和氧在污泥中均勻傳遞,從而有效避免了供氧不足的情況發生。
03高溫下二沉池的管理挑戰與應對
在高溫環境下,二沉池的運行面臨著諸多挑戰。由于成層沉淀速度降低,二沉池容易出現翻泥現象,導致出水懸浮物(SS)含量升高。同時,高溫加速了微生物的代謝過程,使得二沉池內可能發生厭氧或反硝化反應,產生氣體,進而導致污泥上浮。此外,一些藻類會利用水中的營養物質在二沉池表面生長繁殖,影響處理效果和觀感。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夏季運行時需要確保二沉池有充足的氧氣供應。必要時,可以投加PAC等絮凝劑來改善污泥的沉淀性能。然而,大量投加絮凝劑會帶來化學藥劑二次污染的問題。永續環境的HJDL工藝的顆粒化污泥在這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這種污泥具有優秀的絮凝性和快速的沉降性,通過上百個工業和市政案例驗證,其SV30(30分鐘污泥沉降比)一般在3 - 5分鐘內即可完成,泥水界面清晰,沉降速度遠高于絮狀活性污泥。
此外,HJDL工藝的顆粒化污泥在馴化完成后,還能夠顯著節省碳源(如乙酸鈉、甲醇、葡萄糖等)和除磷劑的使用量,節省比例分別達到97% - 100%和75% - 92%。這不僅符合政府的低碳3060發展趨勢,還能有效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
04永續工藝的核心優勢
浙江永續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短流程脫氮除磷工藝(HJDL)以強化生化反應為核心,通過投加復合微生物菌劑和生物增效載體,在高效厭氧、兼氧、好氧微生物孵化器的獨特造粒功能作用下,能夠在反應池中全天候、無死角、全時段地產生具有外部好氧、中部兼氧、內部厭氧特殊結構的顆粒化污泥。這種特殊結構的顆粒化污泥為微生物提供了優良的生存環境,使其具有較快的新陳代謝速度和較高的優勢菌群富集度,從而大幅提高了微生物的數量、種群和活性,有效解決了因高溫導致的污水處理廠處理效果下降的問題。
面對來勢洶洶的高溫天氣,污水處理廠除了要對處理系統進行針對性的排查和維護外,還應關注項目相關人員的防暑降溫工作,確保人員的身體健康和工作安全。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