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天股份子公司因華陽第一污水處理廠(二期)特許經營權被提前收回,與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就賠償問題協商未果,向法院提起訴訟索賠2.75億元,引發資本市場與環保行業高度關注,公告當天海天股份股價下跌2.51%。
多家行業媒體先后對此事件進行報道,E20水網固廢網公眾號也于近期發布文章對此類事件進行專門探討(詳見:特許經營權提前收回:補償款成“救命錢”,也是博弈焦點)。
除已經披露的信息外,中國水網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天府新區管委會提前收回特許經營權不僅涉及海天股份全資子公司成都天府新區海天水務有限公司(下稱“天府海天”)的華陽第一污水處理廠(二期),還涉及北控中科成(行業龍頭北控水務集團旗下最主要的業務實體之一)全資子公司成都華陽中科成污水凈化有限公司(下稱“華陽中科成”)的華陽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目前,上述兩家企業已于2025年6月先后就此事提起訴訟,案件已分別進入立案、審理階段。
01
緣起:合法取得特許經營權
華陽污水處理廠(一期)于2006年3月由中科成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BOT方式進行建設、運營,設計處理規模3.96萬噸/日,先期日處理規模達到1.98萬噸/日;華陽第一污水處理廠(二期)于2011年6月,由雙流海天水務有限公司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中標,以BOT方式進行建設、運營,二期規模達到3.96萬噸/日,項目總投資:1.09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兩個項目均由原雙流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建設,分別于2008年和2012年建成投運,排放標準均遵循《GB18918-2002一級A標》的要求。
2013年成都天府新區成立,2015年12月,兩個項目的所在地——雙流縣正式撤縣設區,部分區域劃給了武侯、高新和天府新區。行政區劃的改變,也讓當地的公共設施項目改變了歸屬地,項目甲方也隨之改變。據了解,當時,海天股份、北控水務、蘇伊士等知名大型水務企業都在原雙流縣布局了污水處理項目。
受此影響,2013年10月,華陽污水處理廠(一期)劃歸天府新區,2015年12月,華陽中科成與天府新區管委會簽訂補充協議,雙方約定特許經營期共計20年,自2012年9月7日起,至2032年9月6日止。照此計算,此時距離特許經營權到期還有大約7年時間。
天府海天運營的華陽第一污水處理廠(二期)也是相同的命運,據海天股份公告,2019年5月5日,天府海天與天府新區管委會簽訂《(雙流縣華陽第一污水廠(二期)工程建設-運營-移交特許經營權合同〉之補充協議》,雙方約定,項目特許經營期于2015年7月6日正式運營起算共計25年。此時剩余特許經營期約15年。
02
轉折:提標改造不被通過
伴隨撤縣設區的城市化進程,各地中心城市得以大幅擴展,直接推動城市空間外延擴容,催生房地產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形成“以地生財、以地擴城”的發展模式。這一變化深刻改變了天府新區城市空間格局,原本選址于城市邊緣地帶的污水處理廠、垃圾站等市政設施,早期選址均遠離居住區,如今因城市發展外擴,規劃未充分考慮原有因素,這些市政設施迅速被新建居民區包圍。
也因此,原有的污水處理設施遭遇了“鄰避”,新建居住區居民多次投訴和反饋污水處理廠選址不合理。
與此同時,在近年來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呈現持續升級態勢下,2017年1月1日起,地方強制性標準《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311-2016)實施。標準的發布,以及政府迫于民眾壓力,要求兩座污水處理廠做提標改造。
轉折的關鍵點就發生在這里。據知情人透露,政企雙方曾多次就水質標準以及提標方案進行溝通,雙方最終協商達成新執行的出水指標,此后企業方提交提標改造技術方案,獲得政府方認可,且兩座污水處理廠均通過審查已具備實施提標改造工作的條件。
然而,出于種種原因和壓力,政府方在提標改造過程中層層加碼審批,提標技改工作的實施遲遲得不到有效推進,導致能夠實現DB51標準的技改方案未能完成。
對此,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在2021年3月刊發的一則“華陽污水廠危害周邊居民身體健康”的投訴,官方回復內容也進行了側面印證。來自天府新區的官方回復顯示:華陽污水處理廠一期、二期分別于2008年投運、2012年投運,分別采用A2O及CASS工藝。2016年起,按照省市相關要求,針對提高出水水質標準對兩廠開展提標改造工作,因周邊群眾反對無法實施。
有業內人士指出,污水處理項目運營過程中實施提標改造,是行業發展中常規且可預見的環節。這一行為源于環保標準的持續提升、處理技術的迭代需求以及設施老化的自然規律,屬于行業動態發展中的常態化舉措。
以江蘇省為例,其2023年3月實施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DB32/4440-2022)要求新建廠直接執行新省標,現有廠則設置三年過渡期(2026年3月28日前全面執行新標準),并明確2025年底前需完成現有廠改造任務。據此要求,南京市現有62座污水處理廠中,僅30座符合新省標,剩余32座污水處理廠就于2025年6月全面啟動了提標改造。
然而,上述兩座污水處理廠,并未能通過實施提標改造保障持續有效合規的運行。知情人士透露,在2019年前后,當地政府曾就兩個項目是否進行提標改造組織公共參與,公參結果是不同意提標改造。
03
紛爭:當地國資另建地下凈水廠,舊廠補償款成爭議焦點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