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五五”規劃的全面鋪開,科技創新、綠色低碳、深化改革等關鍵詞成為引領時代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也為各行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頭雁效應”,智能化直接關系國家綜合競爭力。
在此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將被重構,環保行業必然也受到深刻影響。傳統依賴人工監測、經驗調控的污水處理方式逐漸顯露出精度不足、響應滯后的短板,而智能化技術的滲透則能通過算法模型優化處理流程,讓整個污水處理系統朝著更高效、更節能、更可靠的方向演進。
因此,人工智能技術在污水處理領域的應用將成為企業重構的關鍵變量,企業需以“AI+”思維重構生產關系,方能在變革中搶占先機。
01
智能化必將成為水務集團“十五五”的必答題和必選項
隨著中國水務行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競爭”的深度轉型,“運營為王”的時代已如潮水般不可逆轉。
近兩年,新增的水務特許經營項目多以“盤活存量”為主,2024年盤活存量項目占比升至41.4%。當行業競爭的焦點從“拿項目”轉向“管好項目”,高質量發展成為關鍵方向,運營效率的提升是現階段很重要的競爭優勢。對于長期依賴人工巡檢、經驗決策的傳統污水廠運維模式來講,突破和創新成為必修課。
行業研究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已達4816座,龐大的設施體量催生出巨量運維需求。
對于行業而言,做到“運營為王”需要將污水處理廠的工藝、設備、安全以及人的管理經驗、知識等形成系統性的數據,并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與決策。人工智能技術在運營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未來將顛覆社會關系。因為智能化從誕生起就始終在模仿人類,模仿的結果是會像人一樣感知,最終成為人的幫手、徒弟、伙伴。
2023年是智能化的元年,2024年被稱為是AI應用落地的元年,發展至今,智能化技術已成為“十四五”時期的重要發展引擎。它不僅是降本增效的工具,更是重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支點。同理,智能化也必將成為水務集團“十五五”時期發展的必答題和必選項。
02
打造集團運營力,讓智能化融入業務肌理
2024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堅持科技創新、數字賦能,構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推進韌性城市建設。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了人工智能商業化應用的重要性。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并指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演進,要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充分發揮我國產業體系完備、市場規模大、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推動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創新帶應用、以應用促創新的良性循環。
一系列政策指引,以及市場發展所需,都推動著產業主體加速布局“智能+”業務。尤其是最近兩年來,在環保領域,我們能夠很明顯地感知到,很多頭部環保集團都加大了“智能”領域的資金和精力投入。
對于碧水源來講,智能化布局已經是從集團層面自上而下積極推動的重要戰略,也是“十五五”戰略規劃的重中之重,目的是希望通過智能化與業務需求的融合重塑業務架構。
這種架構重塑的關鍵路徑,就是碧水源全力推進的“技術、服務產品化”戰略。在水務行業,運營能力往往分散在各個項目端,難以形成集團級的規模化優勢。
而服務產品化的本質,是將碧水源20余年在膜法水處理、水廠運營中沉淀的管理智慧,通過智能化技術轉化為標準化、模塊化、可復制的“服務產品”。
這些“產品”不是靜態的工具,而是能根據不同場景動態適配的“活資產”,最終目的是打造集團級的運營能力中臺,實現從“單個水廠盈利”到“集團生態增值”的跨越,進而推動整個水務產業從“分散化運營”向“集約化服務”的范式重構。
要實現服務產品化,人工智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驅動力,其首要任務就是破解行業長期存在的“邊重云輕”困局。即每個水務集團的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和智慧化這“老四化”建設過程的大投入、小產出的問題。
其實,碧水源的智能化布局很早就已展開。實踐過程中,碧水源深知,智能化建設不能一蹴而就,還面臨投入產出、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因此,需要行業共同攜手打造一個協同創新的環境。
下一步,碧水源將進行智能化的深度布局。為此,公司專門制定了“智能化三年發展規劃”。2025年到2027年期間,公司將重點突出以膜技術應用為特長的智能化運維,通過自動化升級、數字化運營和標桿水廠建設,實現智能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03
兩山智聯產品填補了TBD再生水廠非工藝側智能進階的空白
今年,碧水源與E20在智能化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將兩山智聯智能化產品應用在具體的項目運維中,正是碧水源“智能化三年發展規劃”的重要戰略錨點。
昌平TBD再生水廠是這項合作的示范項目,也是碧水源做智能化布局的關鍵代表性項目。選擇這座水廠作為試點的原因主要有三點:其一,該水廠2018年動工、2021年逐步投運,建成時間較近,具備承載新技術試點的基礎條件;其二,它距離碧水源集團總部較近,且建設標準高、設備配置先進,還是一座全地埋水廠,便于技術調試與高效管理;其三,其主體工藝采用“A2OA+MBR深度處理”,與碧水源以膜技術應用為核心的智能化運維思路高度契合,能充分發揮技術協同效應。
從武裝人、賦能人到解放人,TBD再生水廠正朝著少人化甚至無人化方向發展。兩山智聯?設備智能運維和兩山智聯?易見兩款產品恰好能夠滿足碧水源推動污水廠運營范式從“點檢定修”向“智能運維”轉變的需求。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統的應用減少了人工干預,將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和安全性。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