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排水管網,是城市水循環的 “毛細血管”,但它的 “健康隱患” 卻因隱蔽性強而難以察覺 —— 雨污管道混接、淤積堵塞、偷排漏排、溢流內澇等問題頻發,不僅影響水質環境,更給運維帶來難題:人員無法實時掌握管網運行狀態,且井下環境惡劣,人工排查既低效又危險。
針對這一痛點,天健創新依托專精水質感知科技,提供排水管網數字化解決方案——通過實時在線監測水文、水質數據,精準捕捉 “地下情報”,讓原本隱蔽的管網運行狀態全面可視化,為管網運維提供科學依據。

排水管網系列產品組合
排水管網水質監測不僅是數據采集,更能通過數據驅動運維優化與環境管控,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1.助力下游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根據監測數據對管網配水進行合理調配,促進水質均衡,有效避免污水處理廠生化處理單元超負荷運行,支撐節能降碳目標實現;2.提供多維度數據支撐:為入流入滲分析及環境排放提供數據依據,同時可對企業(園區)污水排放水質進行實時監管,及時發現違規排污行為。
其中,排水管網水質監測通常重點關注 COD、氨氮、SS、電導率等參數:
COD的監測意義:
COD 反映水體中有機污染物的總量,衡量水體中可被化學氧化劑(如重鉻酸鉀)氧化的有機物和無機還原性物質的含量,在排水管網監測中作用關鍵:
評估有機污染程度:較高的 COD 值表明水體中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或管網滲入的有機物質;判斷管網運行異常:若某段管網的 COD 濃度異常升高,可能意味著存在非法排污、工業廢水違規排放或化糞池滲漏等問題;影響污水處理廠運行:COD 是污水處理廠工藝調控的重要參數,過高的 COD 可能導致生化處理單元超負荷運行,影響出水水質。
氨氮的監測意義:
氨氮反映水體中含氮有機物的分解情況和污染來源,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如尿液、洗滌劑)、農業徑流(化肥)和某些工業廢水,其監測價值顯著:
判斷管網滲漏或入滲:若雨水管網中檢測到氨氮,可能表明存在生活污水混接或地下水入滲攜帶含氮污染物;影響受納水體生態:氨氮在自然水體中會轉化為硝酸鹽,可能導致富營養化,因此監測氨氮有助于評估排水對環境的潛在影響。
高適配性安裝方案 應對復雜工況
作為全國領先的水質檢測儀表供應商,天健創新不僅提供質量可靠的水質監測傳感器,更針對排水管網復雜工況,研發高適配性安裝方式 ——浮筒式安裝。

該安裝方式采用浮筒定位及柔性限位裝置,使傳感器隨水位自然浮動,尤其適合井深大、水流湍急的極端復雜工況,具體實例分析如下:
(1)井深8米,井口直徑0.6m;
(2)保證8-a-b≥0.6m;
(3)自行確定固定點與井口面的距離a,推薦0.2m;
(4)固定點與浮筒距離b=8-0.2-0.6=7.2m;
(5)控制浮筒擺動幅度,固定繩長L=7.08m;

通過浮筒 + 柔性限位裝置的科學搭配,可確保水質監測傳感器在排水管網的深井中實現有效測量,保障數據準確性。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