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025(第十屆)供水高峰論壇"在廣西南寧正式開幕。論壇由E20環境平臺·供水服務促進聯盟主辦,也得到了南寧建寧水務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廣西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的大力支持。
論壇的主題為"布局重塑未來 數智驅動躍升",緊扣"布局·重塑·躍升"三大戰略坐標,通過主題演講把脈政策方向、閉門夜話凝聚改革共識、成果發布共享創新實踐、展覽展示前沿技術應用、行業評選樹立標桿典范、參觀考察汲取實戰經驗,全方位激活行業發展新動能。

現場,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長傅濤和南寧建寧水務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兼)/廣西綠城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兼)周柏建分別致開幕辭。
傅濤代表論壇主辦方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他指出,非常榮幸這次供水論壇在南寧舉辦。南寧不僅有"中國綠城"的美譽,更是中國面向東盟的橋頭堡,正在成為國家"雙循環"戰略的重要支點。感謝南寧建寧水務集團和廣西水協的大力支持。
今年是供水聯盟成立的第13個年頭,13年前,在中國水網的組織下,在國家發改委、清華大學和世界銀行的鼎力支持下,五家領跑水務集團,共同發起成立了供水服務促進聯盟。到現在,聯盟成員共有30家,觀察員超過70家,匯集成為引領中國供水事業的中堅力量。
今年是供水論壇的第10個年頭,十年間,論壇致力于搭建高端戰略性的交流、分享平臺,合力探討解決行業關鍵難點痛點問題,見證了我國供水行業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變革。從泉城濟南到春城昆明,從黃浦江畔到邕江之濱,我們每年一度的相聚,已成為凝聚共識、激發創新、引領趨勢的重要行業盛會。
今年,更是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十五五"藍圖正徐徐展開,供水安全被提升至國家戰略安全的新高度,賦予行業更重的政治責任、民生使命與產業擔當。
目前,我們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化格局深度重構,數字城市、智慧城市、韌性城市、人民城市,多重浪潮疊加,城鄉居民對高品質用水的期盼日益迫切,國家水網工程與城市供水運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術正驅動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公共數據要素市場化釋放更大的數據價值;水價改革與機制創新成為行業可持續發展關鍵,這一切既對供水行業提出了系統性升級的時代命題,也為我們開辟了價值躍升的廣闊空間。

傅濤
周柏建代表南寧建寧水務集團向蒞臨本次盛會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和行業同仁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南寧水務事業發展的國家部委及有關部門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他指出,供水安全是重要的民生保障,關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本次論壇以"布局重塑未來,數智驅動躍升"為主題,充分體現了水務行業把握時代脈搏、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歷經十載耕耘,供水高峰論壇已成為匯聚行業智慧、引領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面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浪潮,推進智慧水務建設、加快數字化轉型,已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南寧建寧水務集團堅持創新驅動,大力發展智慧水務。用好"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積極拓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構建了集生產調度、管網管理、客戶服務于一體的智慧水務平臺,顯著提升了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務效能。堅持項目引領,夯實供水基礎設施全力推進邕江上游二期引水和應急引水工程、五象水廠等重大項目工程建設,著力構建多水源互聯互通、互備互濟的城市供水保障體系。堅持開放合作,服務國家戰略大局。充分發揮南寧作為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的區位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探索與東盟國家在水務環保領域的交流合作,努力在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中展現水務擔當。

周柏建
接下來,論壇現場進行了隆重的啟動儀式。此刻,讓我們以"布局重塑未來 數智驅動躍升"為指引,共同譜寫供水行業的時代新篇!

論壇啟動儀式
01 布局·賦能——"十五五"供水戰略升級
"十四五"圓滿收官與"十五五"規劃啟航的歷史交匯點上,行業約束性指標考核進入倒計時,未來五年發展路徑的頂層設計關乎全行業戰略走向。

環節一主持人:供水服務促進聯盟專家、原珠海水務環境控股集團副總經理方曄
傅濤作了題為"人工智能+供水服務"的發言。他指出,"人工智能+"帶來深刻的行業和產業重構,必將改變千行百業,尤其改變水務行業。"人工智能+"給供水帶來什么變革?一是水廠邊端無人化、云邊端重構;二是基于管網數字化的人機智能協同調度;三是二次供水單元智能看護;四是智能水表成為智能終端;五是人機協同的客服智能體。

傅濤
廣西綠城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雪菁作了題為"匯聚未來——以'十四五'為基,開啟供水事業新征程"的發言。她指出,展望"十五五",應建立水價與能源、原材料成本的動態聯動機制,以及標準化的成本監審模版和快速審批通道,縮短調價周期。通過持續深化智慧水務建設,加強物聯網設備配備,搭建綜合管理平臺,并應用AI技術實現供水全流程精準協同與自適應生產,同時強化網絡安全,推動企業從"經驗管理"向"數據驅動"轉型。

許雪菁
中國價格協會能源和供水價格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瑞萍作了題為"共筑價格改革新格局 賦能綠色轉型新時代"的發言。她指出,供水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其價格水平直接影響企業生產成本和居民消費水平的高低。希望與參會的供水行業單位攜手,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分享研究經驗,以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思路為指引,共同開展供水價格研究,為推動供水行業高質量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王瑞萍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陳根發作了題為"國家水網高質量發展--基于經濟學視角的思考"的發言。他直指國家水網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核心瓶頸:水網-經濟優化路徑未打通、良性投融資機制未形成、外部收益難轉化為內部收益,且規劃和可研經評方法亟待更新。針對以上問題,他提出以下思考:發展水網經濟帶,做大水網宏觀效益;優先保障投資者參與水網經濟運營的權利;優化水價制度,提高內部收益率;全生命周期水價管理,控制投資風險。

陳根發
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客座教授薛濤作了題為"政府付費困局下的水務發展之路——公共服務與市場機制的平衡木"的發言。他指出,我國公用服務行業對政府財政的依賴程度依然較高,然而當前地方財政壓力不斷加大,該模式恐難以持續。與此同時,自來水等傳統業務增長空間有限,公用事業領域反壟斷監管也在持續強化。在此背景下,供水企業必須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其自然壟斷溢出效應和專業技術溢出優勢,開拓業務延伸的新方向,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薛濤
德勤政府與基建投融資服務領導合伙人李煒作了題為"以'四化'謀劃供水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發言。他指出,城市供水產業的發展,受各種因素制約,目前進入瓶頸期,產業發展急需找到新的突破口。比如二次供水、直飲水行業、包裝水、超純水。四類供水方式分別代表了消費品、服務、工業技術和城市基建四大市場邏輯。其中,直飲水和超純水因具備高附加值、技術壁壘或服務粘性,展現出更強的市場發展潛力;而包裝水和二次供水雖規模龐大,但面臨增長瓶頸或低利潤挑戰。未來,"水質安全+智能化+綠色可持續" 將成為各細分市場價值提升的核心驅動力。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