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家也在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與AI應用的部署。
8月26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國發〔2025〕11號),系統部署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的戰略方向與實施路徑。《意見》強調,推動大氣、水、海洋、土壤、生物等領域構建智能協同的精準治理模式。相信未來,在環境治理領域必然會借力“人工智能+”實現提質增效,大幅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
緊接著在8月2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正式公布,《意見》還強調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打造集約統一、數據融合、高效協同的城市數字底座。
政策連續性推進的背后,要意識到一場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深度產業重構正在發生。智能化不僅是工具,其本質上將重新定義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和生態,加速和深化企業、行業、社會、國家的重構。
“人工智能時代對產業的顛覆是革命性且不可逆的,所有軟硬件產品都將被重新定義。”E20研究院院長傅濤指出(相關新聞:傅濤:AI浪潮下的環境產業重構),環保設施的未來歸屬可能不再由傳統行業界限決定,而是取決于誰掌握智能體的核心控制權。
在產業重構的背景下,傅濤比喻稱,企業正面臨“搶椅子游戲”,原本200、300個席位將縮減至150個,留存的“椅子”即未來產業的價值連接點。企業需將自身經驗重構為價值載體,即所謂的“奇點”,其表現形式就是產品。
未來產業價值將聚集于能通過AI實現經驗產品化的關鍵節點,即“將人類解決問題的思維鏈轉化為可計算模型”,形成可復用的智能產品。這也將是抓住未來機遇的關鍵。
作為智庫智能雙引擎的環境縱深生態平臺,E20也一直同產業力量一起在尋找和實踐賦能產業智能升級的路徑。目前正從兩個核心方向發力:一是基于“智能+”制定“十五五”高質量發展規劃;二是依托“人工智能+”構建承載新質生產力的新商業范式。
為此,E20也推出兩款領先的產品級智能組件:“兩山智聯?設備智能運維”(相關新聞:兩山智聯?設備智能運維:以“預測性維護”推動設備管理智能升級)以及“兩山智聯?易見”(相關新聞:終結“狼來了”:用視頻智能與大模型重塑環境行業安全管控),這兩款組件如同智能體的“插件”,一方面輸出規劃思路,另一方面提供組件支撐,剩余90%的落地實踐需企業自主完成。
據了解,兩山智聯設備智能運維可以通過“技術+服務+咨詢”一站式服務助力客戶實現設備智能運維。
技術層面,依托“硬件+平臺系統+算法”的組合,涵蓋智能采集技術、數據平臺建設、智能模型與應用,以及售后服務體系與培訓等,為設備智能運維筑牢技術根基。
服務上,提供365天×24小時的看護服務,定期開展月度體檢,及時推送設備狀態,出具診斷報告,并在檢修后進行評估,全時段守護設備穩定運行。
咨詢領域,聚焦頂層規劃與體系建設,包括智能運維頂層規劃、流程制度創新以及智能運維人才培養,從規劃、制度到人才,全方位為設備智能運維提供支持。(相關閱讀:人工智能浪潮下,設備智能運維為環保行業帶來深刻變革)。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