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首席教授彭永臻在會議現場發表主題演講。彭永臻院士介紹了其團隊研發的污水深度脫氮除磷AOA新工藝。該工藝在項目落地驗證中,憑借改造占地面積小、節能增效顯著、氮磷污染物去除高效、復雜水質適應靈活和安全無副產物等核心優勢,成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優選技術路徑。

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明,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李力,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永新,北京排水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志淵,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志永,安徽舜禹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侯紅勛等6位企業家代表分別介紹相關情況。

同濟大學教授、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中心主任戴曉虎,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原副司長張悅,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中國人民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王洪臣,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同斌,國家開發銀行住宅城建部業務四處資深經理馬琦峰,E20環境平臺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等7位專家代表結合研討議題先后發表意見建議。

大家認為,由于環保項目特有的長周期屬性,環保企業在BOT、EPC與PPP模式下,承受著較大的融資壓力,破解行業困局的過程也是重塑行業生態的契機。從發展形勢看,環保企業快速增長的時期已經過去,隨著政策紓困與市場機制協同發力,環保企業從“工程驅動”轉向“運營驅動”,從“以政策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需要重塑健康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從發展階段看,在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新時期,環保行業進入了綠色、創新、開放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成為環保企業的關鍵新賽道,要從傳統的污染治理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升級,積極探索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形成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