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V视频在线播放,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午夜在于免费试看日比视频,国产中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1024手机在线基地,日韩AV在线小电影,男人天堂两性在线,成年无码免费A片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綠色”環境經濟體系四項新政

時間:2008-02-27 09:19

來源:慧聰網

作者:yubo

評論(

2月26日環保總局又公布了2008年第一批“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簡稱“雙高”產品名錄),其中共涉及6個行業的141種“雙高”產品。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介紹,該名錄是綠色貿易政策的基礎內容之一。

至此,環保總局的四項新政“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證券”、“綠色貿易”已全部付出水面,構建了新的環境經濟體系。

“綠色信貸”

“綠色信貸”契合市場需要

國務院日前發布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這是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的行動計劃。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何炳光在“2007節能中國高層論壇”上介紹,我國將重點實施鋼鐵、有色、石油化工、化工、建材等耗能行業的余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以及工業鍋爐改造的項目,熱點聯產等十個方面的重點工程。我國還將加快水污染工程的治理。“十一五”期間,要新建污水日處理能力1500萬噸,再生水利用能力680萬噸,并加快城市污水處理的配套管網建設和運營。另外,我國還將加快電場改造,新建脫硫設施的機組1.88億千瓦等。 這些節能降耗項目的實施無疑將需要巨大的投入。何炳光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要通過十大工程形成2.4億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需要節能投入大概6000億元,而這“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所需的資金主要依靠企業自籌,各級政府安排必要的引導資金給予支持”。

興業銀行行長李仁杰表示,2006年5月,興業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簽署能源效率融資項目合作協議,率先在國內推出“能效貸款”產品。 興業銀行共發放能效貸款27筆,金額4.35億元,可實現每年節約標準煤54.07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184.25萬噸。該行在“十一五”期間還將安排100億元規模支持能效項目貸款,節約標準煤超過1000萬噸。

“要是有十家商業銀行像興業銀行那樣實施綠色信貸計劃,那么中國的節能減排目標將會變得比較容易”,國際金融公司有關人士評價道。

“綠色信貸”需政策支持

興業銀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朱力勇表示,能效項目改造多存在于“兩高一資”行業,因為越是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的行業就越需要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污染和使用可再生資源。但銀監會在統計貸款投向時并沒有專門的能效行業,因此,商業銀行發放的貸款往往被統計進了“兩高一資”行業。 他提出,能效融資項目期限長、管理成本高,在近幾年央行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規模嚴格限制的情況下,銀行可能會選擇將有限的信貸規模資源用在流動性更好、收益更豐厚的信貸項目中去。因此,需要央行在制定窗口指導規模時,對能效貸款不計規模。

他還建議,為了鼓勵商業銀行辦理能效貸款的積極性,建議降低商業銀行辦理能效貸款的稅率,比照中小企業,試行信貸人員盡職免責等。 針對上述政策需求,銀監會統計部副主任葉燕斐表示,銀監會正在制訂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金融機構如何為節能減排工作服務。另外,銀監會已經配合國家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具體的措施,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節能減排工作中重要性的認識。

“綠色保險”

前不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出臺和實施有利于節能減排的價格、財稅、金融等激勵政策”,對環保部門從過分依賴行政手段到運用經濟手段推進污染減排的轉變提出了迫切要求。綠色保險,是繼綠色信貸之后出臺的第二項環境經濟政策,是環保總局聯合有關部門對建立環境經濟政策體系的又一次探索。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環境污染事故高發期。7555個大型重化工業項目中,81%布設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區等環境敏感區域;45%為重大風險源,相應的防范機制卻存在缺陷,導致污染事故頻發,嚴重污染環境,危害公眾健康和社會穩定。2007年國家環保總局接報處置的突發環境事件達到108起,平均每兩個工作日一起。污染事故發生后,由于善后處理沒有機制保障,企業應承擔賠償和恢復環境責任往往沒有落實,污染受害人不能及時獲得補償,引發了很多社會矛盾。這種“企業違法污染獲利,環境損害大家買單”的現狀不能再持續下去了,建立有效的環境污染責任險制度迫在眉睫。


    在操作層面,環境污染責任險將按照以下四個步驟實施:
  
  一是確定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法律地位,在國家和各省市自治區環保法律法規中增加“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條款,條件成熟的時候還將出臺“環境責任保險”專門法規。
  
  二是明確現階段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標的以突發、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直接損失為主。試點工作先期選擇環境危害大、最易發生污染事故和損失容易確定的行業、企業和地區,尤其是以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企業,易發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業、危險廢物處置企業等,特別是近年來發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業、行業重點考慮,其他類型的企業和行業也可自愿試行。具體試點方案由環保部門和保險監管部門提出。
 
    三是環保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和保險機構三方面各司其職。環保部門提出企業投保目錄以及損害賠償標準;保險公司開發環境責任險產品,合理確定責任范圍,分類厘定費率。保險監管部門制定行業規范,進行市場監管。
  
  四是環保部門與保險監管部門將建立環境事故勘查與責任認定機制、規范的理賠程序和信息公開制度。發生污染事故的企業、相關保險公司、環保部門應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公開污染事故的有關信息。在條件完善時,要探索第三方進行責任認定的機制。

“綠色證券”

2月25日,國家環保總局正式發布了關于綠色證券的指導意見。今后,13類重污染行業的上市公司將受到嚴格的環境監控,這13類重污染行業是冶金,化工,石化,煤炭,火電,建材,造紙,釀造,制藥,發酵,紡織,制革和采礦業。

這些行業的上市公司今后一旦出現環境污染事件,中國證監會將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辦法》規定進行處理,情節嚴重的,將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今年,環保總局將建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通報制度,一旦發現上市公司有非法排污等污染環境情況發生,將及時向社會通報。此外,環保總局還要在證券市場中選擇比較成熟的板塊或行業開展上市公司環境績效試點,發布上市公司年度環境績效指數及排名情況。

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環境準入機制還不成熟,對于上市公司的環保監管有所缺失,大部分企業利用從股市募集來的資金繼續擴大污染,或者在成功融資后不兌現事先的環保承諾。在2006年上市公司年報中,有一半公司沒有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甚至一些受過環境處罰的公司連處罰信息都沒有及時公布。這不僅使上市公司本身存在著重大的資本風險,更讓投資者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承受了巨大的投資風險。

“綠色貿易”

2月26日環保總局公布了2008年第一批“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簡稱“雙高”產品名錄),其中共涉及6個行業的141種“雙高”產品。

“高污染”產品是指在生產過程中污染嚴重、難以治理的產品;“高環境風險”產品則是指在生產、運貯過程中易發生污染事故、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產品。列入此次名錄產品共有141種,其中農藥類涉及DDT等、無機鹽類涉及氰化鈉等、電池類涉及鎘鎳電池等、涂料類涉及氧化鉛等、染料類涉及酸性紅等、有機砷類涉及苯胂酸等許多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名錄中目前還享有出口退稅的農藥、涂料、電池及有機砷類39種產品,環保總局向有關部門提出了取消其出口退稅、禁止其加工貿易的建議。

編輯:肖瓊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myrnablo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