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水源污染的嚴重,一部分生活提升較快的城鄉居民,對飲用水的質量普遍表現出疑慮和擔心。同時,形形色色的磁化水、礦泉水、純凈水等競相上市,熱鬧非凡,并紛紛走進了千家萬戶??磥?,喝水也真成了一件講究的事。
飲水其實很重要
據專家介紹,人體大約由25%的固體物質和75%的水組成,腦組織大約含有85%的水,血液大約含有90%的水。人的新陳代謝是通過水為介質進行的,所以水就如同空氣、陽光一樣,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水具有調節人體溫度,參與新陳代謝,補充體液,輸送營養,維持體內酸堿平衡,保持細胞最佳狀態的功能。
水分在肌體內是運動的,它在不斷地吐故納新,所以我們要保持它在肌體內的動態平衡。據專家介紹,在一個健康的肌體中,每天所獲取的食物將提供1000毫升水,肌體代謝將產生300毫升的水,每天外部還將供應1500至1800毫升的水。每天每人排尿可能排出水分1500毫升,皮膚蒸發也會消耗掉500毫升水,呼吸也會排水500毫升。這樣,每人每天需要2500毫升水量的供應和消耗。才能保證水分收支平衡。
盡管水在人體中如此重要,但不少人卻仍然受到脫水的威脅。有人誤認為只有口干時身體才缺水,這種偏見導致了廣泛的、慢性的脫水,隨之而來得就是出現健康問題。譬如,如果缺水就會造成血液濃縮,循環不暢,影響營養的輸送,減少細胞營養成分的供應。又譬如,人體是通過排泄汗水和尿液的方式把血液中的廢物排出體外,如果缺少水分,新陳代謝產生的肌體廢物就不容易排出體外。此外,缺少水分還可能引起體重的增加,皮脂分泌物的減少,皮膚的干燥,皺紋的增多等等。
專家評說各種水
目前除了自來水外,市場上還有純凈水、磁化水、礦泉水等等,品種眾多,這也使得人們在選購時感到茫然,我們到底該喝哪種水
自來水:幾十年來,自來水一直是城鎮居民的主要飲水來源。但近年來各地的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使水的質量大打折扣。再加上自來水在消毒時,使用了氯氣或含氯漂白粉,它們在殺菌的同時,也帶來了游離氯對各種有機物的氯化作用,包括含氯的二惡英在內,危害了消費者的健康。
純凈水:純凈水是一種經過特殊過濾裝置,經過多層過濾生產的飲用水。純凈水一方面過濾掉了水中的各種有害、有毒的物質,但另一方面,也過濾去了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長期飲用純凈水會影響人體內的酸堿平衡,影響神經、肌肉和多種酶的活動,減弱人體免疫力。正處于長身體的青少年尤其要注意盡量少喝這種水。
礦泉水:礦泉水是指地下深層流經巖石的地下水。礦泉水中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對人體的新陳代謝有促進作用。但是,礦泉水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比較單一,并不能為人體提供全面、均衡的礦物質。經常飲用這種水,會導致某些元素過量,并在血液、細胞中沉積,致使微量元素代謝失調,增加腎臟負擔,易產生腎結石、尿道結石和膽結石等。
磁化水:磁化水是模擬地球磁場劇變而提高水的能態制成的水。它是希望通過磁場的能量來打破長鏈水分子團,提高水的活性和能態以及水對營養的輸送能力。但是這種水一離開磁場就又會回到原來的狀態,并不能達到磁化的目的。
生態水:生態水是從原始天然無毒的麥飯石、天青石、木魚石等礦石中經高溫注氧和交變強磁場處理而得到的濃縮液,再加以純凈水稀釋而制成的飲用水。其中含有30多種生命相關元素,有10多種對生命起催化、激活動力作用的生命動力元素絡合離子,是具有高能態的活水。目前,生態水經國家有關部門檢測證明,是人類最健康的飲用水。
科學飲水,四要四不要
要定時飲水,不要只在口渴時才想起飲水。要知道,當身體特別想喝水時,身體的器官已經在一種極限的情況下運行了,也就是說非常缺水了,應當在想喝水之前的很長時間就補充水分。專家建議,最好養成定時飲水的習慣。一般而言,最好清晨起來,刷牙后喝一杯白開水,上午十點喝一杯,午飯前再喝一杯,下午三點左右喝一杯,晚上睡覺前再來一杯。
要多喝開水,不要喝生水。煮開并沸騰3分鐘的開水,可以使水中的氯氣及一些有害物質被蒸發掉,同時又能保持水中對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喝生水的害處很多,因為自來水中的氯可以和沒燒開水中的殘留的有機物質相互作用,導致膀胱癌、直腸癌的機會增加。
要喝新鮮開水,不要喝放置時間過長的水。新鮮開水,不但無菌,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幾種礦物質。但如果時間過長或者飲用自動熱水器中隔夜重煮的水,不僅沒有了各種礦物質,而且還可能會含有某些有害物質,如亞硝酸鹽等。由此引起的亞硝酸鹽中毒并不鮮見。
要多喝加鹽的溫熱水,不要喝冰水。在夏季,不少人在大量出汗后,選擇飲用冰水或冷飲。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這樣雖然會帶來暫時的舒適感,但大量飲用冰水或冷飲,會導致汗毛孔宣泄不暢,肌體散熱困難,余熱蓄積,極易引發中暑。正確的方法是,多喝一些加少許鹽的鹽水,以補充丟失的鹽和水。鹽水進入肌體后,會迅速滲入細胞,使不斷出汗而缺水的肌體及時得到水分的補充。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