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受旱耕地已超過3億畝,本月華北黃淮等地將有幾次降水
據了解,由降水異常偏少和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導致的氣象干旱已波及我國15個省市。水利部表示,將調黃河長江水抗旱。
旱情:15省市農作物告急
去年11月1日以來,北方難見雨水,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山東、河南、安徽北部、江蘇北部、湖北東北部、陜西北部、寧夏、甘肅東部等北方冬麥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八成。
至6日,我國遭受旱情的耕地已超過3億畝。與此同時,發生飲水困難的人口、大牲畜的數量,也已分別擴大到437萬人和210萬頭。
據了解,由降水異常偏少和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導致的氣象干旱已波及中國15個省市,北方冬麥區旱情為30年一遇,小麥主產區旱情為50年一遇。
行動:財政部撥資867億
遭受旱情的中國農田數量,還在不斷上升。中國水利部的官員7日表示,將通過下調黃河上游水,甚至北調長江水,保證受旱農田的灌溉用水需求。
為了提供更多的灌溉用水,黃河干流上的大型水庫——小浪底水庫每秒鐘的下泄流量,已從290立方米增加到700立方米。在此次抗旱中,黃河流域已調動了50多億立方米水,灌溉農田。
為支持抗旱保收和春耕生產,財政部6日還提前撥付農資綜合補貼和糧食直補資金867億元,其中農資綜合補貼資金716億元,糧食直補資金151億元。
氣象:華北黃淮等地將有降水
據氣象部門預測,本月,華北、黃淮等地將有幾次降水過程,能一定程度緩和旱情加劇的勢頭,但旱情仍將持續。河北、山東、陜西北部、山西等地部分地區降水仍將持續偏少。從目前情況來看,氣象干旱在短時間內不容易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另外,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新聞發言人楊汴通7日下午表示,如果旱情繼續加劇,該省必要時將提高水價,對耗水高的生產企業進行限量供水。(據新華社、中新社)
◇數字
我國55%耕地無灌溉條件
水利部門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18.5億畝耕地,有灌溉條件的只有8.3億多畝,其他55%的耕地完全靠天吃飯;而水澆地中大部分灌溉標準不高,灌溉設施老化失修嚴重,真正旱澇保收的只有2億多畝。
有分析指出,我國北方地區的旱情如此嚴重,其元兇固然是氣候作祟,超越了人力所致。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暴露出農業水利投入不足,建設欠賬太多的問題。這與中國經濟近年來迅速發展的格局相比,已經顯得不太相稱。(據法制晚報)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