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威立雅、GE、陶氏化學等國際巨頭們,正在中國的水處理領域拓展各自的“地盤”。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本土企業該如何突出重圍?經過十幾年的摸索和研發,巴安已經開發出一套成熟的中水回用技術。“我們利用了電化學、石灰凝聚澄清處理系統以及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水回用石灰處理技術。過往完成的項目證明,這種工藝相對比較穩定,出水質量比較高”。項目負責人和領導等在言談間顯得信心滿滿。
 
而對于客戶來說,除了考核污水處理公司本身的技術和設計方案之外,還要評估企業過去做過的成功案例,以及水處理企業本身的經濟實力。 在河北宣化電廠中水回用項目,巴安就“露了一手”。 中水回用石灰工藝技術而言有不少公司已經掌握,但“石灰里的乾坤”,別人卻不一定吃得透。作為水處理石灰配置系統裝置行業標準的定制者,巴安做起項目來更加得心應手。公司總承包宣化熱電中水深度處理站依托河南華潤首陽山(2×600MW)電廠和鄭州東部熱電廠等中水項目的成功經驗,將石灰處理技術發揚光大。
 
宣化熱電廠中水深度處理站工程該項目設計規模為凈產水量2000t/h,主要工藝流程如下:從宣化羊坊污水處理廠來二級污水→曝氣生物濾池(BAF)→機械加速澄清池→變孔隙濾池。 
在施工現場,看到項目管理團隊親歷親為,負責人金鑫等更是沖鋒在第一線,頂著烈日,對每一個施工環節進行合理安排布置以及嚴格質量監控。有時會出現由于土建和安裝圖紙不符,導致安裝困難,項目部人員會立馬聯系設計,根據現場情況拿出解決方案或者措施補救,并第一時間組織施工人員施工,使工程進度符合業主的要求。
 
宣化熱電中水深度處理項目,從前期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到現今進行順利, 08年8月開工至今,土建主體結構已基本完工,現主要還剩下抹灰、涂料、門窗及一些溝道等掃尾工程;升壓泵房、綜合泵房、反洗泵房、泥漿泵房內的水泵、管道、閥門等已安裝完畢;取水等所有地下管路已經安裝完畢。相信接下來1個多月的安裝及調試工作在本部、現場項目部以及各個施工隊伍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順利完成,如期給電廠提供合格的水源!
                
                
                                    
                編輯:姚森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