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A股市場逐漸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在政策刺激和巨額信貸投放的帶動下,市場信心得到提振,走出一輪明顯的上漲行情。與此同時,中國水業市場在投資拉動、產業重組、節能減排、水價調整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繼續前行。作為水業市場的旗幟,水務上市公司的表現分外引人關注。為此,中國水網特別選取了19家最具代表性的水務上市公司,對其年報進行匯總并簡要分析,以期為網友提供參考和幫助。
下圖所示的是2009年水務上市公司與滬深兩市的增長情況。從全年來看,水務板塊總體走勢略微弱于大市。僅在2009年1月、3月、5月和11月,水務板塊走勢強于大市。2009年8月的震蕩調整中,水務板塊未能展現出抗跌性。2009年12月,受權重較大的城投控股下跌影響,水務板塊明顯弱于滬深兩市的整體走勢。
2009年水務上市公司總體走勢
如表1所示,在19家水務上市公司中,2009年每股收益最高的三家公司分別是中山公用、萬邦達和碧水源,分別為1.36元、1.23元和0.97元,三者在凈資產收益率方面同樣位列三甲。
表1 水務上市公司信息匯總表
需要指出的是,中山公用業績大增很大程度得益于廣發證券借殼帶來的投資收益,其水務主業變化不大,公司不含廣發證券的凈利潤為1.19億元,每股收益0.20元。類似的還有錦龍股份和力合股份,前者收購東莞證券40%股權令其凈利潤上漲837%,自來水業務基本與上年持平;后者業績大漲的主要原因是子公司減持拓邦股份實現投資收益 6521萬元及其他投資收益1214萬元。
萬邦達和碧水源分別于今年2月和4月以高市盈率登陸創業板,截至5月13日收盤,二者在經過半個月的大幅下跌后市盈率仍高達305倍和1016倍。憑借爆發性的增長速度,兩家公司均在上市之初受到市場熱捧。但從現階段來看,二者對主要客戶和項目依存度頗高,存在業績波動的風險。根據公司公告,前者近三年營業收入來源于神華集團、中石油下屬公司的比例分別為7.61%、98.80%、99.53%,后者近三年前五大項目的營業收入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75.73%、73.40%和68.26%。不過,隨著公司資本實力和業務能力的提升,其市場疆域將隨之擴大,從而有望降低對主要項目的依賴程度,使經營更加穩健。兩家公司在新的一年將如何迎接挑戰、開拓更多的盈利增長點,我們將持續關注。
表2所示的是各公司在水務領域的具體業務及其盈利情況。在19家公司中,參與污水處理投資運營的上市公司共12家,其中重慶水務是此類業務收入最高的公司,達17億元,其毛利率也是12家公司中最高,接近70%。總體來看,各公司污水處理業務的毛利率都比較高,平均值為45.6%。
涉足市政供水的公司共有11家,其中收入最高的同樣是重慶水務,其自來水業務2009年營業收入達5.7億元;錢江水利是自來水業務毛利率最高的上市公司,達49.2%,11家上市公司自來水業務平均毛利率為30.3%。
除市政供水和污水處理兩大傳統業務外,多家公司正在開辟水務市場的新領域。如南方匯通的復合反滲透膜,大禹節水的節水工程、節水材料,以及碧水源的污水處理整體解決方案等。其中碧水源污水處理整體解決方案尤為引人注目,毛利率高達48.1%,占主營收入的99.9%。
表2 公司水務業務構成表
(更多內容參見水務上市公司2009年度業績比較專題。)
編輯:黃小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