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最佳實踐區的伊茲密爾展區,這座愛琴海岸繁華城市的全貌被濃縮在一張大幅衛星圖像中。當參觀者漫步其透明玻璃表面時,能清晰看到管理者為古城修建的龐大污水處理工程。
地圖上光亮的表面表示清澈的海灣,大型污水排放工程用燈光標出,黃色燈光示意下水道系統,綠色管道表示水泵站。污水流出處理廠后經過藍光管道凈化,最終流入大海,實現“有生命的海灣”。這片自然保護為主題的展示反映了人們對城市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期望,城市地圖上的玻璃也是表明自然環境和城市發展的脆弱平衡。
污染
海水變臭海鮮失蹤
伊茲密爾灣曾被污染到怎樣的程度?世博會伊茲密爾展臺負責人Adnan Adguzel用了兩個詞來形容:惡臭熏人、生態毀滅。
土耳其伊茲密爾市是一座以優良港口聞名的千年古城。在申辦2015年世博會的角逐中,伊茲密爾雖惜敗給意大利米蘭,但在上海世博會的舞臺,它將通過展示綜合治理水污染的經驗,充分詮釋城市和自然的相互依存。
坐落于安納托利亞高原西端,緊靠愛琴海的伊茲密爾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也是該國第二大港口。自古以來伊茲密爾便是愛琴海沿岸農業區的中心,今天仍是土耳其重要的工業、商業、外貿、海運中心之一。作為西愛琴海最大的自然海灣,伊茲密爾灣的海上交通幾百年都十分繁忙。多年來,伊茲密爾市經濟的繁榮都仰仗于優良的伊茲密爾灣,但這座天然海港也曾像日本東京灣一樣遭遇嚴重污染。
伊茲密爾灣曾被污染到怎樣的程度?世博會伊茲密爾展臺負責人Adnan Adguzel用了兩個詞來形容:惡臭熏人、生態毀滅。Adnan Adguzel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伊茲密爾灣的生態開始急劇惡化,“港灣的能量不足以消化來自城市的污水,海水逐漸泛起了惡臭,赤潮頻繁發生,海洋生物也大批死亡,海鮮更是從餐桌上沒了蹤影”。甚至許多游客對伊茲密爾的主要印象,就是這個城市的臭氣。
從古時起,伊茲密爾市的住宅、工業和農業廢水都是通過下水道和小溪排放到伊茲密爾灣。進入上世紀六十年代,該市急劇的人口膨脹和經濟增長導致大量生活和工業污水排放。新興的食品、化工、染料、紡織和金屬加工廠的廢水都被直接排入港口,因為重金屬污染以及海水富營養化,海灣內和附近河流區域的動植物以及生態系統都被嚴重影響。除了大規模的化學污染,流入海灣的河流也受到影響,河床、三角洲和河口的原始面貌不復存在,海灣的自然結構遭到破壞。
治理
鋪設4150公里排水管道
伊茲密爾建造了一個78公里的大型污水處理管道,城市的小型排水管道有4150公里,連接到大型的污水處理管道,通過大型的泵站,把水壓入污水處理廠。
為避免更多城市污水被排放到海灣帶來災難性的后果,重現伊茲密爾灣的自然原貌,政府啟動了大通道工程(Grand Channel Project)。事實上,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土耳其就對治理伊茲密爾港灣污染問題展開了可行性研究。1969年,土耳其國家水利總局開始了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主下水道的首次投資招標于1983年進行。4年后,伊茲密爾市政府接管了該項目。
Adnan Adguzel介紹說,剛開始,伊茲密爾建造了一個78公里的大型污水處理管道,城市的小型排水管道有4150公里,連接到大型的污水處理管道,通過大型的泵站,把水壓入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為每秒鐘7立方米的污水。起初的污水管道把雨水和城市污水一起直接排放到海灣,而現在,雨水和城市污水是分開處理的。雨水被搜集存儲,通過不同的系統來凈化使用。
巨大的管道被鋪設到城市的地下,結成了一張大型的地下污水管道網絡。管道鋪設期間,伊茲密爾市政部門曾碰到過各種問題,有時候需要從居民的住宅下通過,有時會碰到古建筑和地下文物,因而耗費了巨大的時間、人力和資金成本——這項工程共花費了3.6億美元。
效果
清澈海水挽回游客
2000年初,“大通道”工程實施完畢,城市的港口的海灣水質有了很大改善。Adnan Adguzel說,工程完畢后的半年到一年內,人們就能明顯感覺到,海水變清澈了。
經過15年的建設,一條長達4150公里的污水處理管道從伊茲密爾市內主要街道穿過,它將主要居住區和工業區連接起來,利用2個主水泵站把污水抽到廢水處理廠進行綜合治理。經過凈化的城市污水最終被排入外海,從而重建伊茲密爾灣的自然生態環境。
在城市地下的“大通道”中,全城的污水流經支線收集管、干線下水道和4座主水泵,匯集到Cigli大型污水處理廠。平日里,Cigli污水處理廠每秒能凈化7立方米的污水,在下雨天凈化速度最高能達到每秒12立方米。污水進入處理廠后首先流經三條平行的過濾渠,細微的雜質在這里被過濾掉,隨后還將經過多道沉淀,去除有機物的過程,前后經過約10道程序后才被排放到伊茲密爾灣。
2000年初,“大通道”工程實施完畢,城市的港口的海灣水質有了很大改善。Adnan Adguzel說,工程完畢后的半年到一年內,人們就能明顯感覺到,海水變清澈了。
“海洋具有強大的生態修復能力,伊茲密爾灣是一個海灣,外海有不斷的海水進入,相當于新鮮的血液補充進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新的海水從海灣的南部進,北部出,六個月循環一次,相當于每半年整個海灣的海水就更新了一次。”Adnan Adguzel自豪地回憶說。
通過展廳的圖片和視頻可以看到,海底生物在2004年已經相當活躍,到了2009年,在海底拍攝的照片中,爬行的螃蟹、珊瑚已經清晰可見,生機盎然。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伊茲密爾灣的海水質量大大改觀,重又成為市民的驕傲。如今愛琴海岸的古城恢復了昔日風貌,由于港灣的水質好,許多帆船比賽等都選擇在這里舉行,大量游客也被這里的古跡、海景、美食吸引而來。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