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在高濃度含氰廢水處理和氯化鎂脫色中的應用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1-05-01 |
來源 | 首屆(2001年)上海二氧化氯及水處理技術國際研討會 | ||
作者 | 俞斌,陳國松,張之翼,魯新宇 | ||
摘要 | 俞 斌 陳國松 張之翼 魯新宇 (南京化工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系, 南京210009) 摘 要 將鐵藍沉降與二氧化氯氧化相結合,處理苯乙腈生產中的高濃度含氰廢水,總氰含量可由1.0×104mg/L以上降至0.5mg/L以下。將二氧化氯用于鹽化工生產中制溴廢液的脫色處理,制得的六水氯化鎂片狀結晶 ... |
俞 斌 陳國松 張之翼 魯新宇
(南京化工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系, 南京210009)
摘 要 將鐵藍沉降與二氧化氯氧化相結合,處理苯乙腈生產中的高濃度含氰廢水,總氰含量可由1.0×104mg/L以上降至0.5mg/L以下。將二氧化氯用于鹽化工生產中制溴廢液的脫色處理,制得的六水氯化鎂片狀結晶白度可由40提高到70以上。
Applications of Chloride Dioxide on the Treatment of Cyanogens
of High Concentration in Waste Water and the Decolor of Chloride Magnesium
Yu Bin Chen Guosong Zhang Zhiyi Lu Xinyu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 School of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
Abstract The deposition of iron blue and the oxidation of chloride dioxide were combined in the treatment of cyanogens of high concentration in waste water from the process of synthesis of benzyl cyanide.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cyanogens decreased from higher than 1.0×104 mg/L to less than 0.5 mg/L。Chloride dioxide was also used to decolor chloride magnesium in the process of salt chemical industry. The white degree of chloride magnesium crystal rose from lower than 40 to higher than 70。
1. 二氧化氯在高濃度含氰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氰化物是眾所周知的劇毒物質,但在許多行業目前尚不能被完全替代,應用仍十分廣泛。主要污染源為電鍍、選礦、造氣、有機和無機合成化工等行業。當前,國內外處理氰化物的方法主要有氯堿化法、多硫化物法、胺萃取法、液膜法、沉淀法、離子交換法、電解氧化法、臭氧氧化法、高溫水解法、置換法、物理法、活性炭氧化法、曝氣法等。上述方法有兩個顯著缺陷:①一步處理不易達標;②方法的實質是對氰化物進行分解破壞,造成資源浪費。如能對高濃度含氰廢水進行資源化回收利用,再對殘余的低濃度氰化物作深度處理無疑是較理想的處理方案。我們用鐵藍沉降和二氧化氯深度處理相結合的方法對金壇市金冠化工廠苯乙腈生產線的高濃度含氰廢水進行綜合治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見表1)。
用硫酸亞鐵將氰根沉降為亞鐵藍,經曝氣轉化為鐵藍,同時去除過量亞鐵:
6CN- + 3FeSO4·7H2O ─→ Fe2[Fe(CN)6]↓ + 3SO42-+ 21H2O
3Fe2[Fe(CN)6]↓+ 2H2SO4 + O2 ─→Fe4[Fe(CN)6]3↓ + 2FeSO4 + 2H2O
經板框壓濾后,濾渣用于制備黃血鹽鈉:
Fe4[Fe(CN)6]3↓ + 12NaOH ─→3Na4[Fe(CN)6]·10H2O + 4Fe(OH)3↓
濾液用穩定性二氧化氯經活化后釋放的活性氧深度氧化為低毒的氰酸鹽并進而氧化分解為氮和一氧化碳:
CN- + O ─→CNO-
我們用BP-人工神經網絡對上述處理工藝進行了優化,廢水經處理后從總氰指標看,達到了國家的一級排放標準。
2. 二氧化氯用于氯化鎂脫色
氯化鎂是我國沿海鹽化工廠的重要產品,也是鹽化工的終端產品。其生產過程為:海水經鹽田逐級濃縮析出粗鹽(NaCl),鹵水經兌鹵析出鉀鹽(KCl)后分出老鹵,老鹵通入氯氣置換出溴(Br2),制溴廢液經減壓蒸餾濃縮至沸點130℃,冷卻得氯化鎂茶色片狀結晶(MgCl2·6H2O)。從上述過程分析,氯化鎂中的有色物質來源主要有:海水藻類尸體殘渣、腐植質、鹽田環境帶來的污染物以及氯化鉀生產過程中的消泡劑(油渣)。制溴廢液中盡管含有飽和的氯氣(Cl2),也不能使上述有色物質降解。所以脫色工藝使用的氧化劑必須具有更高的氧化能力,且本身無有色殘留。另外,茶色氯化鎂的市場價目前尚不足300元/噸,因此,所用氧化劑必須高效、廉價。
由于溴廢液呈棕色透明粘稠狀,鹽含量近40%,各類混凝處理方案均無顯著效果。次氯酸鹽和氯酸鹽處理只有在用量很高時才有顯著效果。Fenton試劑成本較低,氧化能力極強,常溫下對溴廢液的脫色處理效果很好,但由于處理過程中產生大量氣泡,需引入消泡劑,增加了處理成本。且正常生產中制溴廢液的溫度約為110℃,Fenton試劑在此溫度下急劇分解揮發。如對制溴廢液進行降溫處理,則后續減壓蒸餾的能耗將劇增,因此該方案較難鍥入正常生產工藝。
二氧化氯氧化能力強,氧化過程中基本無氣泡產生,在較高溫度下能持續存在一定時間,與現行氯化鎂生產工藝可良好鍥合。我們對江蘇省鹽業公司黃海化工廠的溴廢液用二氧化氯進行了脫色處理,即在吹溴后的溴廢液中注入活化后二氧化氯,然后直接進入減壓蒸餾罐,出料經海水冷卻,制得白色半透明片狀六水合氯化鎂結晶,白度由未經處理的低于40達到70以上,每噸氯化鎂脫色成本低于15元。白色氯化鎂當前的市場價為650元以上,該脫色工藝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