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排水技術的回顧與展望-暨排水分會工作規劃
論文類型 | 政策與市場 | 發表日期 | 2001-05-01 |
來源 |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建筑給水排水委員會聯合年會 | ||
作者 | 佚名 | ||
摘要 | —、前言 建筑排水的任務是:通過排水管系統,把建筑物內的污水、廢水和雨水迅速、無害地出。其排水內容包括衛生器具,雨水,各類污、廢水和排水構筑物。 建筑排水的流態,絕大部分為重力流,少數是有壓流,不能自流場所用泵提升排出。 其特點是:1 水、氣、雜物三者合一;2 瞬 ... |
—、前言
建筑排水的任務是:通過排水管系統,把建筑物內的污水、廢水和雨水迅速、無害地出。其排水內容包括衛生器具,雨水,各類污、廢水和排水構筑物。
建筑排水的流態,絕大部分為重力流,少數是有壓流,不能自流場所用泵提升排出。 其特點是:1 水、氣、雜物三者合一;2 瞬時流量大。因此對建筑排水系統的要求可概括為: “水要流暢,氣要暢通”。水要流暢指的是及時安全地將污廢水及其所含雜質排至建筑外,不堵不冒:氣要暢通則是指排水管系內的氣壓要盡量穩定,氣流有充足的補給量并循環流 動,不破壞水封。
二、回顧
建筑排水早期是歸屬房屋衛生(亦稱衛生工程),它主要研究衛生器具排水技術。隨著國民經濟發展,70年代前的建筑物以多層、低層建筑為主,排水系統相對簡單,以頂伸通居多:70年代后期高層建筑不斷涌現,到80年代超高層建筑大量興起,為建筑排水技 術的拓展創造了市場舞臺。
我國的一些給排水學者、教授、設計人員面向建設實際,不斷研究和探索,推動了整 個建筑排水技術的深入發展。其主要表現為:
1、排水立管的通水、通氣能力研究探索。
以湖南大學胡鶴鈞教授為代表,引進終限理論,闡述終限長度、終限流速和排水立管通水能力間的關系。
排水立管的排水狀況隨著流量的增大,通常呈現螺旋運動、水膜運動和水塞運動。最大的立管通水能力應以不破壞器具水封為前提,因此要求立管通氣能力要穩定在±25mm水 柱范圍內。在寒冷地區,通氣管需考慮霜封因素,采取預防措施在這方面清華大學王繼明教授作了專門的研究,建設部設計院趙世明高工,對塑料排水立管的通水能力進行了探索。總后設計院羅實長高工等對水封破壞原因進行了分祈,闡明了排水與通氣的關系。排水要流暢,前提必須是氣要暢通,1988年召開了了全國排水通氣研討會,對排水管系的通氣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規定了通氣管設置的五級標準。
2、排水管道堵塞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1991年太原研討會上,作了專門研究和探討。姜文源、宋少梅等人對建筑排水管堵塞進行分析,并提出防治要點。解決防堵問題需從產品材料到設計、施工、管理和使用者共同努力。
3、屋面雨水排水技術有新發展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機械廠房屋面雨水采用蘇聯重力流排水設計方法,曾經出現事故。以清華王繼明教授、機械部總院趙雨舟高工為首,進行雨水試驗水力工況測定,奠定雨水設計基礎。
隨著大型屋面建筑的出現,按重力流設計的傳統方法已不適應,故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壓力流雨水系統成功設計。如浦東國際機場和科技城等,開創了用壓力流設計雨水系統新局面。山東建工學院桑魯青等人對屋面雨水包括雨水斗進行了系統研究,為“屋面雨水排 水設計規程”的制定提供了理論基礎。
4、衛生器具的研制開發和安裝技術安裝圖集的編制(包括盒式衛生間),并由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編制相應的國標圖。為設計和施工人員提供了規范操作和方便。
5、高層建筑排水鑄鐵管柔性接頭的研究運用。由付文華高工和南通五佳鑄鍛總廠協作開發,并成功應用彩電中心工程。重慶建筑設計院湯浩等和巴縣白市鑄造廠合作研制PE柔性接頭。華東院和泰隆公司合作采用橡膠圈和不銹鋼卡箍接頭連接平口離心鑄鐵管,還有廣州鑫鴻等己在高層、超高層建筑中運用。
6、排水塑料管U—PVC管推廣應用。以張淼、應明康、潘德琦、肖睿書、曲申酉為代表。進行了有關規范、規程和安裝圖的編制。如《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螺旋管管道工程設計、施工及驗收規程》CECS94:97,《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J/T29 —98,國標圖《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安裝》96S341。另外針對高層塑料排水管防火問題、阻火圈的開發,伸縮管的運用,為普及運用塑料排水管打下堅實基礎。
7、建筑中水技術和規范的制定,污水資源化,為節約用水開辟了新途徑。在這方面較為突出的有總后設計院孫玉林、夏葆真,北京市院劉文擯,北京市環科院鄔揚善等。規范 有《建筑中水設計規范》CECS41:92,《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2-89。
8、地面排水技術的發展
華東院、同濟設計院和有關廠家合作,開發市場適用的多通道地漏、側壁地漏、帶網框地漏、密閉地漏等。1992年進行了全國地漏評議會,推動了地面排水技術發展。行標“地漏”產品標準的制訂,從排水流量、有效水封存水量、水封高度、自清能力、 水封穩定性等作出了具體規定,使這量大面廣的排水附件有了評判依據。
9、特殊配件的單立管排水系統
《特殊單立管排水系統設計規程》CECS79:96,為推廣這一技術起到積極作用和湖南省建筑設計院鄭大華高工于80年代在長島飯店工程中開發應用特殊單立管排水系統,華東院開發了塑料制品的蘇維脫接頭。還有速微特配件和圖集《旋式速微特單立管排水系統安 裝》2000滬S/T一202。
10、小型污水處理構筑物技術和排水設備。
(1)醫院污水處理工藝和規范,北京市醫院污水處理技術協會肖正輝、《醫院污水處理設計規范》CECSl0:89。
(2)廚房隔油器的普遍使用,廣州市院趙力軍高工等人開發氣浮式除油設備用于處理廚房含油污水。在廣州地區普遍運
用。
(3)小型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研制及應用。
(4)排除地下室污、廢水,普遍采用集水坑潛水泵,節省寶貴的建筑面積,方便了壓力排水應用。
三、展望
建筑排水系統技術盡管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距離滿意完善的要求尚有一段艱苦路程。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上對建筑排水技術不重視,不少人認為“只要管子接通,就能自然排水”;
(2)缺乏必要的系統試驗手段和測試基地,進行觀察、分析;
(3)對多根排水立管與排水橫管的研究尚未展開,理論滯后于實踐;
(4)排水產品規格、品種配套不全,總的質量較粗糙,真正過得硬產品極少,無法滿足精品工程需求。
建筑排水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離不開現有環境條件的基礎,離不開國家環保和能源政策,更離不開全體同仁的努力,也離不開先進排水設備材料技術的引進和廠商配合,展望未來,排水分會發展方向和研討課題,可歸納為以下十個方面的內容。
1、排水立管系統通水能力驗證:這是排水理論的基礎工作。也是長期的系統研究任務。 若能建一個50m模擬排水試驗塔進行研究,極有可能突破理論的通水能力,即水膜流——水流充滿立管斷面的1/4—1/3,大大提高立管排水流量,設想測試工作將圍繞不破壞器具水封進行;材質分為鑄鐵管和塑料管:有專用通氣立管,考慮不同立管高度和不同排放水質因素;能較準確測定管內瞬時壓力變化值,測試成果為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提供原始依據,能夠觀察流態,進行記錄。
2、以節水為指導,深入研究廢水的重復利用。a、中水處理技術的成果運用要加強力度。對己建成的中水工程需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如水量平衡問題,提高處理效率,降低成本,經濟運行等等;要開辟中水處理新工藝研究;如膜處理運用,對成熟工藝應形成產品,方便選用。b、缺水地區雨水的收集及回用系統,其一包含雨水的收集及貯存,其二雨水的預處理及回用。c、電子感應的自動沖洗裝置,既節水又衛生,可用于大、小便沖洗, 洗手盆等,應大力推廣應用。
3、住宅排水管道的合理敷設。住宅設計做到自家的管道不穿越鄰居,方便使用和檢修更換。僅給排水專業不夠,需獲得建筑結構專業配合。南方不結冰場所可把排水立管敷設外墻。另外,做管道夾墻,排水支管走在夾墻內,高P后出水坐便器,浴缸設免維修下水, 用側壁地漏,采用下沉式盒子衛生間,排水支管敷設在落低的30cm內。后排式排水方式 或許是解決住宅管道敷設的一種途徑。
4、新型排水管材的開發和推廣。根據使用要求,需進一步完善排水塑料管性能,提高耐溫性,抗沖擊性能,降低排水噪聲,防止老化,延長使用壽命,室內要開發消聲型螺旋管道,室外埋地管開發縱向加筋管,擴大使用規格。在南方地區,塑料管伸縮節設置問題 需總結己使用多年的工程經驗,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研討。另外大力推廣特殊配件單立管排水系統,對于節省建筑面積和管材意義重大。
5、吸式屋面雨水系統。這種壓力式排水系統具有很多優點:a、比傳統重力流系統 的管徑約小D/2;b、管道安裝要求空間小;c、沒有坡度,為管道安裝提供方便和靈活性; d、減少與下水道聯接管;e、由于高的流速,系統保持較好的自清作用。在軟件計算上,目前仍主要依賴境外生產廠商。該系統適用范圍和運用特點注意事項以及安裝要點,管材的選用。結合己建成的實際工程例子進行總結探討,同時為《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中的雨水部分提供原始資料。
6、建筑排水水封保護和通氣技術。水封是保持室內環境衛生的屏障,保護水封,就是維護人們免受臭氣和有害氣體的侵蝕、保障身體健康。現實生活中,水封破壞時有發生。有本身產品不合格水封高度未達到,有洗面盆接S彎排水無通氣管、虹吸排水水封破壞; 長期不排水,水封蒸發;立管排水中,衛生器具受負壓抽吸破壞現象也經常發生。在排水管系統中,通氣技術的優劣將直接影響排水能力和水封的保護,吸收國外先進技術,進一步總結和探討這方面課題,并能進行測試驗證,必將把建筑排水技術向前推進一大步。
7、環保產品系列化、標準化、成品化,研究改進現有建筑排水處理設備,致力于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這是排水分會的一大任務。減輕設計繁重任務,配合生產廠商研制新產品新技術,在政府有關部門和上級學會領導下,對技術成熟,使用效果理想的環保產品進行評估和推廣介紹。設想 a、在無城市污水處理廠地區根據排水出路和排放標準,開發生活污水全自動處理裝置,以取代化糞池。嚴重缺水地區,可進一步處理,重復利用。 b、廚房隔油器可借鑒國外先進技術,改進完善,具備加熱、除油、撇渣功能,提高隔油效果。c、家庭廚房水斗下面的粉碎器預計在高標準住宅中將首先使用。污水處理破碎裝置需提高適應能力,以減輕格柵除渣能力和保護環境。d、車庫沉淀隔油裝置,變土建制作為成品供應,以減輕設計人員勞動,加快施工進度。
8、排水附件的實用化。目前我國尚無正規的排水附件專業廠,很多是來料加工或按圖加工。國外一些國家均有專門生產各種排水配件廠家。且加工精度很高。排水附件內容繁多,這里僅列舉若干:a、用于排水立管上的旋流降噪器。b、吸氣閥可用于無條件伸項透 氣管。c、各種符合標準地漏。d、帶通氣管存水彎。e、防虹吸存水彎。f、防臭型、防盜 型井座和井蓋。g、化妝型井蓋。h、成品排水井。i、成品塑料或玻璃鋼化糞池。
9、小區排水技術。成片住宅區的開發,使小區排水內容復雜,除雨、污水外,還有水景、綠化、建筑小品、親水平臺等項,一方面給設計帶來難度。同時必將促進排水技術的進步。因此及時交流探訪小區綜合排水技術是有益的。
10、運動場、高爾夫球場、屋面陽臺等大面積綠化的排水設計,新型塑料管、塑料夾層扳,多孔波紋管己開始運用到綠化排水系統中,使排水設計向專業化方向前進。
四、規劃
排水分會擔負著組織開展全國性的建筑排水、小區排水技術、局部污水處理技術、中系統、雨水處置等專題的研討,針對發展方向的研究課題,我們規劃設想是:
1、精心組織開好學術交流會。本屆分會計劃召開二~三次學術交流會,包括地區性 研討會,圍繞1—2個主題,深入探討。近期著重準備明年在西安舉行第二屆學術年會。各員可根據本地實際組織專題研討會。
2、著手創辦分會內部刊物。目前,先不定期出刊簡報。依靠分會全體委員加強各地各方信息聯系,各位委員是當然通訊員,提供相關信息或推薦文章。為便于擴大交流,我們將在己開通分會電子信箱( paishuif@online.sh.cn )的基礎上,打算與團體委員單位——現代建筑技術資訊MATI合作,在MATI網站上開辟建筑排水專欄。利用信息技術,溝通建筑排水發展動態。
3、發揮老專家的學術專長,在分會的重大問題和研討主題上及時溝通聯系,吸取意見。鼓勵年輕的工程師們勇于探索,總結工程設計,科研經驗,創造條件,讓其發揮聰明才智,撰寫學術論文。
4、在政府有關部門和上級學會的領導下,配合國家相關規范的制定、修訂和宣貫工作,積極做好技術儲備,并參與有關建筑排水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5、分會聚集了我國建筑排水方面的精粹力量,我們將充分發揮人才優勢,開展技術咨詢和培訓活動。配合生產廠商研制新產品、新技術,提高我國建筑排水設備技術水平。
6、收集或組織外語熟練同志翻譯先進國家的有關排水規范和相關技術資料,及時了解國際上信息和發展動態,爭取在本屆分會內組織一次同境外同行的技術交流。
7、發展生產廠家作為團體委員,為開發市場需要的新產品創造條件。嘗試用市場經濟模式,加強同廠商聯系和協作,建立建筑排水的試驗基地。
全國建筑給水排水委員會排水分會
二OO一年五月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