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V视频在线播放,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午夜在于免费试看日比视频,国产中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1024手机在线基地,日韩AV在线小电影,男人天堂两性在线,成年无码免费A片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微孔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含油廢水

論文類型 技術與工程 發表日期 2002-02-01
來源 《中國給水排水》2002年第2期
作者 鮑建國,王建功
關鍵詞 含油廢水 混凝破乳 油水分離 微孔膜生物反應器
摘要 介紹了微孔膜生物反應器對含高凝固油廢水的處理效果(設計水量為100m3/d)和相關設計參數的選取。運行實踐表明,該裝置具有處理效果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強、操作簡便等優點。

鮑建國1,王建功2?
(1.中國地質大學環境工程系,湖北武漢430074;2.交通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天津300456)

  摘 要:介紹了微孔膜生物反應器對含高凝固油廢水的處理效果(設計水量為100m3/d)和相關設計參數的選取。運行實踐表明,該裝置具有處理效果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強、操作簡便等優點。
  關鍵詞:含油廢水;混凝破乳;油水分離;微孔膜生物反應器
  中圖分類號:X70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0-4602(2002)02-0074-03

  傳統的含油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是先利用油、水的體積質量差進行分離,然后采用好氧生物法進行處理,因而存在著操作環境差、運行管理費用高、對有機污染物去除率低、出水不易達 標等缺點。微孔膜生物反應器是由微孔膜分離組件和生物反應器組合而成的一種新型工藝,由于其具有出水水質穩定良好、容積負荷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強、運行管理簡便等優點,近年來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

1 廢水來源及設計參數

1.1 廢水來源及水質
  以中轉和儲存動、植物油(棕櫚油)為主的某公司廠區排放的廢水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凝固程度高的油脂廢水(包括裝車臺地面沖洗水、油泵房沖洗水、儲油罐沖洗水及罐區地面初期雨水),其水質水量變化大,含油濃度高,由于在沖洗過程中大量使用洗滌劑,使廢水乳化程度高,呈乳白粘稠狀;另一部分是綜合樓排放的日常生活污水,其水質、水量較為穩定,污染程度較輕。?
1.2 設計參數
  設計水量為100m3/d,廢水水質及排放標準見表1。?

表1 廢水水質及排放標準 項目 pH CODCr(mg/L) BOD5(mg/L) SS(mg/L) 動、植物油(mg/L) LAS(mg/L) NH3-N(mg/L) 油泵房 8.03 3208.0 1380.0 416.0 1263.0 32.0 20.0 總排放口 7.6 787.0 230.0 594.7 80.0 19.0 27.0 排放標準 6-9 100 30 150 15 1.0 2.0

2 工藝流程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

   廢水首先流經格柵以去除其中的大顆粒污染物,再匯入調節池進行酸化預處理以提高可生化性、減輕后續處理設施的負荷。經酸化預處理的廢水由污水泵提升至TS型破乳裝置,進行pH自動調節及加藥破乳反應,而后順流至YF—Ⅲ型無動力油水分離器,分離后的污油進入廢油收集桶,出水則流入微孔膜生物反應器與其中的微生物進行充分接觸,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吸附、氧化、分解,同時由微濾膜組件替代沉淀池實現泥水分離,通過生物降解與微孔膜分離的共同作用使水中的污染物濃度大大降低(可達到污水排放標準)。破乳裝置、油水分離 器及微孔膜生物反應器所排出的污泥,經管道匯至污泥脫水干化器進行濃縮、干化后外運至鍋爐作焚燒處理。?

3 主要設備及構筑物

3.1 酸化調節池
  主要用于均化水質、水量(池內設置隔板以防止高凝固油脂堵塞污水泵的吸水口),為鋼混結構,有效容積為110m3,尺寸為6 500 mm×6500mm×2600mm,設計停留時間為20h,設提升泵2臺(1用1備,Q=5.0m3/h,H=15.0m,N=5.0kW)。?
3.2 破乳裝置
  破乳裝置(pH自控渦流反應器)是由堿液箱、攪拌室、渦流混凝室及pH自控儀表、電極、電磁閥、電器控制柜等組成。廢水被泵入反應裝置后首先進入攪拌室(電磁閥的開啟由pH自控裝置輸出信號控制)進行充分攪拌,當pH值達到控制值時電磁閥自動關閉,經攪拌后的廢水流入渦流室進行凝聚反應,結成礬花后進入中間水池。該反應器的特點是連續性強、反應時間短、破乳效果明顯、操作管理方便。該反應裝置為一體化定型設備,其設計處理量為3.0m3/h,外型尺寸(L×B×H)為2000mm×1000mm×1010mm,N=1.0kW。?
3.3 油水分離器
  主要用于含油廢(污)水的油水分離。廢水在流經油水分離器時其中的油類物質及其他漂浮物被高效去除,且浮油的收集、排放是連續進行的。其機理是廢水經過分離裝置的進水口時,由于流道截面積突然增加使流速驟變,小顆粒油經相互碰撞后粒徑增大(因體積質量小于水而上浮),表層浮油會逐漸集中到出油口,當液面超過出口時便排出箱體,而水經過濾區后流出分離器。油水分離器為一體化定型設備,設計處理量為3.0m3/h,外型尺寸(L×B×H)為3500mm×1500mm×2500mm。?
3.4 微孔膜生物反應器
  微孔膜生物反應器作為處理流程中的主體裝置,主要用于氧化、分解、去除廢(污)水中的有機物。該裝置由微孔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構成,用無機微孔膜組件替代沉淀池實現泥水分離可大大提高反應裝置內的污泥濃度,有利于提高反應器的容積負荷,減小占地面積。生物反應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內裝填PVC網格狀外殼,內填有纖維絲的球形填料,其比表面積為600~1000m2/m3,球體直徑約為100mm。經過生物降解和膜分離的共同作用,使水中有害物質含量大大降低。該裝置為一體化定型設備,設計處理量為?3.0m3/h,外型尺寸(L×B×H)為4000mm×2000mm×3000mm;附屬設備——鼓風機2臺(1用1備),Q=1.0m3/min,P=14.7 kPa。?
3.5 污泥脫水干化裝置
  該裝置為復合式污泥干化槽,集污泥濃縮、脫水、干化為一體,將微孔瓷磚等作為過濾介質,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壽命長、占地面積小等優點。污泥脫水干化裝置采用一體化定型設備,設計處理量為3.0m3/d,外型尺寸(L×B×H)為800mm×800mm×2200 mm,采用自動清泥技術。

4 處理效果

4.1 系統的除污效果
  該含油廢水處理工程總投資為55.0萬元,于1999年4月開始施工,3個月后進行調試,運行約2個月后通過當地環保部門的驗收。一年多來的實際運行結果表明,經過酸化調節池的預處理可使廢水中COD濃度降低10%~15%,廢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大部分的動、植物油在油水分離器中被去除(去除率為85%~90%),有效減輕了后續生物處理的負荷;微孔膜生物反應器出水COD、SS、動植物油的去除率均穩定在85%以上,系統出水水質均明顯優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中的二級標準(COD、動植物油、SS的總去除率分別為96.8%、90.7%、88.7%)。?
4.2 膜生物反應器效能分析
  由實際運行可知,大部分COD是在生物反應器中去除的,而膜的分離截留對系統出水水質的穩定起決定性作用。在運行期間膜通量基本保持在0.15m3/(m2·h),設計運行周期為30d,每一工作周期結束后采用高壓水沖洗膜面(視膜面污染情況歷時為30~40 min/次)和化學藥劑清洗(采用5%的NaOH溶液在線反洗30~50 min)相結合的方式,可使膜通量得到有效恢復。同時,為保持膜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可采取下述措施:①保持反應器內良好的水力條件,加強膜周圍水體的循環和空氣對膜面的剪切作用;②加強廢水的預處理,將部分溶解性有機物或微細膠體轉化成固相可以充分發揮膜分離的作用,而混凝法和添加PAC(粉末活性炭)均可有效去除部分有機物;③保持穩定的運行條件,控制反應器內污泥的停留時間和定期、適量排泥都有利于提高反應器內的生物活性。?
4.3 經濟分析
  ①占地面積:45.0m2(含鼓風機房及儲藥間)。
  ②設備負荷:總裝機容量為13.55 kW,污水泵、曝氣機均為1用1備,其功率為7.05kW。
  ③處理費用主要包括人工費、藥劑費、動力費:
  a.設兼職管理人員一名,人工費為0.35元/m3
  b.投加的PAM按20元/kg、硫酸鋁按1 100 元/t計算,則藥劑費為0.3元/m3
  c.按0.5元/(kW·h)計,則電耗為0.38元/m3
  由此可知,處理費用為1.03元/m3。

5 結語

  ①針對廢水乳化程度高、動植物油和COD含量大的特點,采用破乳絮凝、油水分離及微孔膜生物反應器相結合的處理工藝可使出水達到并優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二級標準,系統出水若經深度處理后可達到回用水質標準。
  ②調節池集調節、預曝氣、隔油為一體,可以將進水中的大顆粒凝固油脂隔除,有效避免了對污水泵進水口的堵塞。
  ③微孔膜生物反應器用無機微孔膜組件替代沉淀池實現泥水分離,使反應池內充氧條件好,單位容積微生物量大,具有容積負荷高、不存在污泥膨脹、出水效果穩定、占地面積少、維護管理方便等優點。

參考文獻:

  [1]顧國維.水污染治理技術研究[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
  [2]劉雨,趙慶良,鄭興燦.生物膜法污水處理技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3]何義亮.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上海環境科學,1998,17(7):17-20.
  [4]陸光立.植物油精煉廢水處理工藝研究[J].上海環境科學,1996,15(8):30-33.


  電 話:(022)25797407?
  傳 真:(022)25706749?
  E-mail:bjianguo@sina.com
  收稿日期:2001-12-12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