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米袋子、菜籃子到水杯子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6-01-01 |
作者 | 李仲欽 | ||
摘要 | ——分質供水縱論 李仲欽 研究員 一、分質供水 勢在必行 水是人類生命之源和人體健康之本,不言而喻。但是,隨著現代化建設快速發展,人口不斷增長和城市化現象日趨擴展,在用水量與日俱增的同時,環境污染,尤其是水體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由此導致水資源和水質兩大危機的 ... |
——分質供水縱論
李仲欽 研究員
一、分質供水 勢在必行
水是人類生命之源和人體健康之本,不言而喻。但是,隨著現代化建設快速發展,人口不斷增長和城市化現象日趨擴展,在用水量與日俱增的同時,環境污染,尤其是水體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由此導致水資源和水質兩大危機的威脅日顯突出。然而,目前我國大多數自來水廠仍然沿用“混凝—沉淀—過濾—加氯消毒”的傳統工藝,對處理當前已被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的水體不但無能為力,甚至適得其反;而且又經長距離管道輸送,并加配天面水池供水,不可避免產生“二次污染”,致使現有相當地區的市政自來水難以滿足千家萬戶健康飲水的要求。由此,一個歷史性的社會課題終于勢在必然地提出來了,這就是分質供水。
可曾知道,在城市自來水的供量中,家庭用水僅占10%左右,而真正作為直接飲用水約只占家庭生活用水的10%,即為城鎮總供水量的1—2%。然而,現有城鎮供水方式卻是不問用途,一視同仁,等質供應,一管到底。無論直接飲用或家庭清潔、洗衣、沐浴、沖廁等生活用水,也無論工業、農業、商業、交通、消防、綠化、環衛等市政用水都一無例外。這顯然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既不科學,也不合理。如果,為了滿足1—2%的用水要求而提升包括98%的全部用水的水質,豈不更大的浪費,絕無必要。因此,無妨對1—2%的供水進行深度加工、凈化處理,并另設管網,直供住戶,從而實現飲用水和生活用水分質、分流,以滿足優質優用、低質低用的要求,這就是分質供水的基本概念。
分質供水目前主要方式有兩種:管式和點式,也稱為管網法和非管網法。點式,即為非管網法,是一種分散式供水途徑,主要包括桶裝供水上門和采用家用凈水器終端凈化的方法。這是當前大行其道實施分質供水的流行辦法,工藝成熟、水質保證、品種多樣、任其選擇,不失為分質供水的重要途徑和權宜之策。目前全國瓶(桶)裝純凈水、礦泉水、天然凈水和各種活性水的生產廠有近3000家,生產各種飲用水2000多種品牌,總產量650多萬噸,還有如雨后春筍般開設的作坊式凈水屋更如牛毛之多,難計其數。桶裝水入戶率最高是深圳約20%,其次是“珠三角”達7%,排列第三是上海為3%。全國家用凈水器目前有1200多家生產,累計產量400多萬套。網式,即為管網法,是一種集中式的供水途徑。其基本設施是中心水站和連接千家萬戶的管網系統。這是一套完善和理想的供水工藝,比點式的非管網法更加衛生安全和方便可靠,最大的特色是通過管道直飲水,打開水龍頭就喝水,這是分質供水的方向、主流和長遠之計。目前正處起步階段,試點先行、示范推廣。
由此可知,分質供水既可保障飲用水質安全無害、有益健康,同時將有效解決自來水高質低用和低質高用的矛盾;既節省建設的投資,又極大地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并減少環境污染,無疑是一舉多得的最佳選擇。所以,分質供水勢在必然。
二、分質供水 飲用放心
如果說,目前大多數地區自來水達標合格(符合GB5749-85標準),但難以確保完全滿足人們健康飲水要求,因為現行標準是我國1985年根據當時水質狀況和我國國情制定和發布施行的,僅有35項檢測指標,其中有機物只有6項(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133項,其中有機物89項)。然而,由于環境的污染,15年后現在水源的水質狀況已今非昔比了。那么,按傳統習慣自來水煮沸后飲用是否放心?這也不見得。關鍵仍取決于自來水及其源頭的水質。的確,目前自來水的水源污染較為廣泛和嚴重,而且污染物決非如同百年前僅僅以細菌等微生物為主,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含有大量有機物和重金屬。如此僅由水廠按現有傳統工藝加氯處理而生產的自來水,再經煮沸飲用,只不過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而已,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因為煮沸無疑是加速存在于水體中余氯與某些有機物相互間的化學反應,生成對人體毒害更大、更強的“三致”物,而且煮沸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反應產物越多,危害越大;因為煮沸,水中的溶解氧都白白揮發而減少,對人體新陳代謝不利;因為煮沸,水分子結構易受破壞,有礙人體細胞吸收;其實,通過煮沸,水中細菌雖然被殺死,但是其殘駭仍在其中,并有可能轉化成另一種過敏性物質---熱源;即使煮沸,對水體中耐受高溫的細菌孢芽,以及不揮發和難揮發的物質不起任何作用,奈它無何,依然我行我素,興風作浪。尤其是大多數致癌和助癌性有機物,以及農藥、殺蟲劑、除草劑、合成洗滌劑等有機物,以及重金屬和無機鹽,非但若無其事,逍遙法外,而且隨煮沸過程不斷濃縮,反而使其濃度增高,危害加重。所以,飲用自來水的安全性關鍵取決于水源的品質。
既然不少地區現有自來水對完全滿足安全健康飲水的要求,力不從心,即使煮沸燒開也未必從心所愿,所以必須實施分質供水的辦法,強化對僅供居民生活飲用的自來水再作不同程度的深化處理。由此所得的“凈化自來水”質量和品味更高,潔凈透明、甘冽爽口、無臭無味、無毒無害,符合國家相應標準,當可放心和滿意地直接飲用。對于分質供水,可讓用戶放心和滿意,不僅有來自政府對此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以及人民群眾熱切的關注和追求;又有現代化高科技迅猛發展為此提供可靠和堅實的技術基礎;還有各生產企業擁有相應的資質條件,并規范操作、科學管理的質量保證;更有國家統一標準的依據和政府各主管部門高度認真負責履行衛生、質量等監督和檢查的嚴格把關。
顯然,滿足放心飲用的要求,其根本在于分質供水的供水質量,而確保供水質量的關鍵在于技術基礎。無論點式或管式,分質供水的核心技術是當前國際公認最先進的膜法分離技術,而且廣泛使用當代高新技術反滲透法作為水體深度凈化處理的主體技術,可有效除去水體中包括離子級孔徑范圍大小的一切物質,如懸浮物、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無機物、放射性物質,及其它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此外,還有納濾技術也越來越廣泛被采用。非但如此,在凈化工藝的流程中,根據不同的水源還有因水制宜的特定設計。通常均有水質預處理、保安過濾、終端過濾以及消毒滅菌和改善口感等配套系統的設置,充分發揮如機械過濾、活性碳過濾、離子交換、電滲析、微孔過濾、超過濾,以及臭氧和紫外消毒等技術功能,實行多元化技術合理和科學的工藝組合。此外,在配套系統中,也同時采用了自動化操作和自動化檢測的技術,以確保造水質量的穩定。
對于管道直飲水的分質供水工程,除凈化系統外,另一關鍵技術在于供水系統,目前普遍采取了兩項強化的技術措施:一是推廣使用PP-R管材,保證安全無毒、熱塑無漏和堅固耐用;二是增設高效變頻設施,采用循環方式恒壓供水用戶,確保飲水新鮮,同時不受住戶用水量變化的任何影響。此外,許多樓盤還引入如遠程戶外抄表系統或IC卡系統等現代化智能型的管理手段。例如,作為廣東省率先建成并于2000年8月5日投入使用的東莞市城市花園管道直供飲水示范工程之一的項目,由該市怡景凈水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和承建,正是采用以上的技術和工藝。運行近一年多來,設備性能良好,一切情況正常。
總之,實踐已充分表明分質供水其技術先進,設計科學,工藝合理,配套完善,管理規范,而且水質良好,完全滿足安全、衛生、健康和放心飲用的要求。
三、分質供水 興旺樓業
分質供水,歸根到底是家庭生活用水與飲用水的分質和分流。如前所述管網式直供飲水是分質供水的主流、方向和長遠之計,其最終目標就是實現“管道到家,凈水入戶”,讓千家萬戶的管道龍頭流出可供直接飲用的潔凈水。這是一項規模浩大的環境與健康的系統工程,涉及科學試驗、技術設計、城市規劃、市政建設、環境保護、衛生防疫、市場開發、物業管理以及設備與材料配套等諸多方面,并需要綜合協調。尤其當前作為重點推廣目標,應首先是新建居民小區、樓宇賓館和公共場所。為了同步建立分質供水系統,工作必須加強與房地產開發系統的緊密合作。由此,將不僅推動飲水事業的發展,有利提高住戶生活素質,同時也有助于大大促進建筑行業房地產的開發。
眾所周知,隨著房地產業的一再升溫,市場向買方轉化的程度正不斷加深。房地產商越來越重視并千方百計突出物業的特色,營造樓市熱賣點,而且無不在“琢磨人性”的關鍵和“以人為本”的原則上大做文章,把市場關注的焦點集中在人類的本質需求,不遺余力地向現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力創獨樹一幟、別具一格的樓盤精品。由此,分質供水的切入和配套,不但增加了物業高科技的含金量和健康的概念,而且大大提高各大型樓盤的綜合素質和整體檔次,同時也切實給住戶帶來安全方便,物美價廉飲水方式的高級享受。所以,分質供水正在悄然地改變著房地產營銷的傳統模式,其難能可貴和得天獨厚的優勢,將極大地提高樓體現代文明與文化的形象和身價,猶如送給業主手中又一個精彩誘人的“繡球”,從而為房地產和物業管理公司贏得了巨大的商機。且看廣東珠江三角洲的東莞市,由于市委、市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僅一年來就有城市花園、雍華庭、金峰堡、東城中心、星辰大廈、峰景高爾夫球會所酒店等十個住宅小區、賓館樓宇、工廠和辦公大樓的承建公司紛紛與東莞怡景水杯子工程公司簽約,同步建設分質供水網系,作為優化樓盤的新型設施,以及提高其形象和素質的重要策略,以求增加賣點,促旺樓市,開創良好的銷售業績。
根據東莞怡景公司的經驗,分質供水堅持以“因地制宜,按需配置”為原則,可采取多種不同方式。如:
對新建住宅小區,一般采取建立中心水站,管網布局,把直飲水以管道送到每一住戶,水表計費,每升0.21元(折合5加侖裝每桶為4.0元,僅為市售桶裝水平均售價的1/4);
對已建住宅區,一般采取設置中心水站,桶裝送水,現制現供,即需即送,確保新鮮、衛生、安全、可靠,每桶3.5元,合每升0.19元;
對學校、部隊,一般采取設置中心水站,管道布局,定點設置了飲水器,對口供水,隨取隨飲,每升0.10元(每個學生每年收費60元,每天平均僅為0.2元);
對農村管理區目前暫設水站,桶裝供應,定額供水,3L/人·天。收費每人每年100元,計每升水費0.10元。
以上四種不同供水方式,所用技術方法和工藝流程基本相同,根據不同地區和水質,可作配置上適當調整。由于管道配置和供水方便程度的不同,因此水價也有一定的差異,但與市售桶裝水比較,更顯其獨到的優勢。對管道直供水方式而言,水費不足桶裝水的1/3。按每戶3-5人計算,月水費僅為30-50元,這對一般收入的家庭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由此,分質供水不僅技術先進、可靠,經濟上也是合理、可行。分質供水不僅對住戶有利,對開發商和物業主同樣十分有利,既增加了熱賣點,又取得了一項長久穩定的水費收入。無疑,分質供水這邊風景獨好。江山多嬌,大有廣引房地產開發商和住戶投入的優勢。的確,分質供水正以創建綠色生態家園,提供優質健康飲水為己任,這是凈水工程企業與房地產開發義不容辭的共同責任。
四、分質供水 前景怡人
事實如此。分質供水正是當前水質危機日益嚴重與人們健康意識與日俱增這一深刻矛盾的產物。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水衛生已成為人們當前普遍關注的熱點。從妻子、孩子、房子、車子向身子的追求,這是健康生活的必然趨勢。因此,從米袋子、菜籃子向水杯子發展,理所當然;從吃好、穿好向喝好的轉化,人之常情。所以,分質供水順應形勢、順識時務、順乎民情,分質供水得人心、暖人心、快人心。這是我國飲水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又一時代性的重要標志,是人類飲水事業發展又一次歷史性的變革,是貫徹落實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思想和“大力發展飲水事業,改善飲水質量”英明指示的重大舉措,對改善城市供水,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
分質供水策源于上海。位于上海浦東的錦華小區,于1997年首創全國第一例管道式分質供水示范工程。管網式分質供水目前作為一項新生事物,已由建設部組織全國10個重點城市開展試點工作。對此,廣東省高度重視,一馬當先,而且把分質供水作為現代化都市的基礎設施、市政建設形象和重大的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采取系列相關的政策措施。首先由省計委作為重大科研項目,對廣東省分質供水示范工程批準立項,交中科院廣州地化所承擔,并傅家謨院士主持,由此奏響了廣東分質供水的進行曲;省委書記李長春還親自指示要把分質供水引入千家萬戶;全省又先后成立了廣州市和東莞市水杯子分質供水工程有限公司,并召開省級分質供水的學術研討會和組織編制省級分質供水標準;更有在全國率先把分質供水網建工程正式列入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建設“珠三角”城市小區分質供水網,爭取在“十五”期末使“珠三角”地區城鎮1000萬居民能享用管道直供優質飲用水。計劃建設總規模為日供凈水5萬噸,總投資80億元。對此,“珠三角”各市縣已作出積極的反應和部署。可見各級黨政領導和社會對分質供水事業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除廣東、上海外,北京、南京、寧波、天津、石家莊、西安、重慶、成都、貴州、云南、遼寧、新疆等地都紛紛啟動分質供水的“水管子”工程。由此可見,分質供水的開局形勢很好,已經凸顯其橫空出世莽昆侖的氣勢。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300多套住宅新區,100多萬戶居民打開水龍頭就能喝上甘洌爽口的清醇。“珠三角”作為全國分質供水的領頭羊、排頭兵,已完成管網直供水工程項目30多套,日供優質凈水約1500多噸,滿足近8萬戶約35萬居民享用。其中,僅東莞市由該市怡景工程公司已建具有示范性、實用性規模和水平的工程項目6套,待建6套,從而使東莞市如同一匹騰飛的駿馬,成為目前全國分質供水開發最活躍,入戶率最高的地區。深圳梅林一村試點工程于2000年完成,并通過了合格驗收,日供水量百噸,可供7000多戶管道直飲水,為全國目前最大的示范點。該工程投資約2000萬元,每月的飲水費戶均100-150元,平均每噸水價為250元,僅為市場上桶裝飲用水600-800元/噸價的1/3。也正因為分質供水安全健康,而且便宜、方便、深受用戶歡迎。
如今,自家水龍頭終于流出令人稱心如意,可供直接飲用的健康水,用戶當然為此無后顧之憂而感到高興。這就是分質供水給人們帶來的恩惠和享受。可見分質供水工程利在當代、福蔭后世。
總之,分質供水雖然尚處“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萌發階段,但是,作為一項全民的健康工程,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市場走勢必將是如同日出江天紅勝火,而且未來的前景更是多姿多彩、絢麗繡人。
且看: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本文作者:國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與環境研究院 總工程師
國家水處理技術專家 廣州 510300)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