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07-23 09:52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王靖淇
在“2019(第五屆)環境施治論壇”,E20環境平臺水業研究中心負責人、首席行業分析師井媛媛發布了2019《村鎮污水處理市場分析報告》,并從標準、污水處理服務費、市場三個方面對村鎮污水發展做了整體概述。

井媛媛介紹,E20研究院對村鎮污水的研究,分成三個區域—城市、建制鎮、農村,三個行政區劃在治理模式、收費標準、機制選擇上完全不同,行業里在做污水處理項目時也同樣對村和鎮進行了區分,村指的農村,鎮指的建制鎮。
一、標準
“農村污水排放標準一直備受關注,很多專家針對污水標準做了探討,我們也做了簡單的盤點”。井媛媛介紹,目前有16個省市發布了農村污水排放標準,2018年10月,住建部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通知》之后,有11個省市發布了農村污水排放標準。
2018年10月之后頒布的排放標準排,均按照通知要求規定明確農村污水排放標準適用于規模在500噸以下的村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500m3/d以上規模(含500 m3/d)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標準參照執行 GB 19818或者該省城市污水排放地方標準。

雖然已有16省市頒布了地方排放標準,據E20水業研究中心統計,目前仍有78%左右農村污水項目執行是GB18918一級A排放標準,這里農村污水項目既包含建制鎮也包含農村。

注:數據來源:財政部PPP庫項目信息,公開中標項目信息。
二、污水處理費和污水處理服務費
村鎮污水該收多少錢?
E20研究院在研究村鎮污水時,將農村污水費分成兩個概念:污水處理費和污水處理服務費;污水處理費政府向使用者收取的費用,而污水處理服務費是指政府向社會資本支付的污水處理服務費,通常在項目合同中表現為BOT價格。

發改委《關于制定和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提出,城市污水處理費不低于0.95元,建制鎮污水處理費不低于0.85元。“在即將發布的2019《村鎮污水處理市場分析報告》對我們村鎮污水處理費的數據進行了詳細分析。”井媛媛介紹到:“據E20水業研究中心針對統計到的16個省市部分建制鎮數據顯示,其污水處理費均值0.65元,污水處理費區間在0.59-0.95元之間。此外,未達到0.85元的建制鎮中,已有64%的建制鎮從政策層面出臺了調價文件。但是,調價文件并非統一要求提高到0.85元,部分建制鎮明確提出需結合當地經濟狀況,且調價后仍然低于0.85元。六大區之間污水處理費差值較大,中南地區在0.35-085元之間、東南地區0.2-1元、東北地區0.5-0.95元,西南地區在0.4-2.85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6個省市的數據統計僅為部分建制鎮數據,并非16個省份全省征收。通過另一組數據顯示,財政部PPP庫中共有182個村鎮污水處理項目,僅10%項目在相關資料中顯示有使用者付費,目前全國展開污水處理費收費建制鎮不高于10%,90%尚未征收污水處理費,拓展到全國的所有建制鎮項目統計,開征比例或低于10%。因此,雖然從已有數據統計結果分析,0.65元/噸的均值雖低于政策要求的0.85元/噸,但尚屬樂觀,然后若與10%的征收建制鎮疊加,且部門已征收污水處理費的建制鎮繳費率較低,多因素疊加后,使用者付費風險依然較大。這種情況下村鎮污水市場化推進相對困難,也就是政府財政壓力依然較大。
怎么讓村鎮居民樂意繳費?
眾所周知,在農村包括建制鎮征收污水處理費非常困難;其中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當使用者未能享受到污水處理帶來的生活質量的提升,怎么會有意愿支付污水處理費?目前在已頒布的相關政策中規定,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未建城區域也要征收污水處理費,這更使得繳費意愿的下降;另外在已建成污水設施的區域,污水處理的有效運行率仍相對較低,不能達到居民改善生活環境的意愿,收費也難以執行。另外一方面是政府承諾未能兌現,在相關資料中發現,在未開征污水處理費的區域,要求三年內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到期后未能建成,或建成之后運營方未能有效運行污水處理設施。沒有滿意的服務也就意味著征收污水費的不順暢。

井媛媛進一步介紹:據E20水業研究中心研究發現,目前建制鎮有三種收費模式:
一是統一定價模式,區域最低價格法,最常見的收費模式為統一定價模式,占比達到了90%。但統一定價模式又可分為兩種:單一價格和區域最低價格。例如江蘇省提出蘇南地區應不低于0.6元/噸,還有廣東、廣西等省采用建制鎮統一定價原則。
第二個方法按狀態和供水模式付費,出于“公平”角度的考慮,對已運行和在建、管網覆蓋和未覆蓋、自來水入戶和自備井用戶進行區別定價。比如四川建成0.85元/噸,未建成0.4元/噸;福建提出管網未覆蓋居民執行0.4元/噸,管網覆蓋范圍內0.8元/噸。實際操作層面,居民未曾享受到管網覆蓋和污水處理廠投運帶來的便利,在未建成時期開征污水處理費是存在難度的,按狀態區分雖然不能完全抵消使用者的付費抵觸情緒,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對容易,且相對公平。
第三個收費方式是減免優惠,農村經濟狀況和城市比有差距,有些地方采取減免優惠措施,例如貴州省赤水市部分鎮提出“對于低保戶按照5m3/戶月的最高限量內免除污水處理費,其他按0.85元/噸征收”。
根據水業研究中心的調研結果,農村收費情況跟建制鎮相比差的很多。目前,現有數據中,農村僅有三個省市項目中提到有使用者付費情況,收費區間在0.4—1塊;雖然價格“喜人”,但是進行收費村的數量太少,換言之,目前農村污水處理仍大部分或者說全部依靠政府財政支撐。
三、市場
市場方面,多年來無論污水處理廠還是污水處理能力穩步上升的情況,尤其2017年有大幅度上升,鄉鎮污水處理廠個數達到5684個,處理能力1793.62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裝置處理能力1439.41萬立方米/日;同時建制鎮污水處理比例從2016年的27%漲到2017年的47%。
2017年建制鎮污水處理率為49.35%,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為39.56%;井媛媛指出:對于建制鎮污水處理率實際情況來說,這組數據可能比實際狀況樂觀很多。同時,與“十三五規劃”中要求的2020年建制鎮達到70%的污水處理率差距較大,未來村鎮水處理處理市場仍有巨大空間。


最后井媛媛總結道,目前村鎮污水處理行業仍存在四個為題制約著市場的釋放:
1、政府責任到位是保障
對于村鎮污水治理,無論從財政支持還是居民觀念的改變,以及項目的順利運行,政府的責任至關重要。對于社會資本而言,政府的信用保障是其項目順利開展的前提,而對于居民而言,需要政府從生活觀念的導向引導群眾接受污水的統一處理,并為其支付服務費用。未能如約建設或不履行約定最終將導致居民費意愿的進一步降低。
2、項目的技術選擇
在村鎮污水的項目建設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標準和技術;同時多緯度定價考慮支付能力,盲目的執行高排放標準或者選擇復雜的、不適用實際情況的技術,必然帶來后端成本的上升,給原本緊張的財政再次施壓。同時應考慮到村鎮污水特殊性,瞬時水量抗沖擊性,設施穩定性也應項目采購中重要考核之一。
3、水量與水價的確認
不同于城市污水處理,村鎮污水處理,特別是農村區域,使用者支付能力相對較弱,以及供水方式多樣等因素,在征收時應考慮實際的繳費能力和征收可能性,可采用多維度定價等模式。而在水量確認方面,由于村鎮項目有供水管網、自備井等多種供水方式,水量應結合實際使用情況。
4、專業化的運維能力
污水處理廠和管網的建設是污水處理的前提;而專業化的運維能力是污水得以有效處理的保證。
更多詳細信息參考《村鎮污水治理市場分析報告》2019版
《村鎮污水處理市場分析報告》自第一版發布以來,已連續4年為業內人士提供村鎮污水處理市場深度總結和分析。今年,E20環境平臺水業研究中心重磅推出《村鎮污水治理市場分析報告》2019版,報告對國家及省級層面政策進行逐級解讀,多維度立體解析村鎮污水處理市場、技術、商業模式及競爭格局,探析中國村鎮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軌跡及未來趨勢,并解讀“后十三五”時期的村鎮污水處理市場態勢。
臨近目標年,村鎮污水的發展方向如何?
農水標準百花爭“嚴”,是否因地制宜?
有效運行的處理技術路在何方?
村鎮污水付費模式如何落地?
村鎮項目商業模式該如何發展?
一書盡覽!

定價:5000元/本
E20圈層企業以及論壇商務合作企業,E20圈層企業的專屬商務顧問會將報告郵寄到您的手中。
其他企業或個人購買可聯系:田女士 電話:15101134489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水業研究中心負責人、首席行業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