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日前公布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重慶兩江新區悅來新城等16座城市入選。
海綿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進而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一種城市創新建設模式,這對于緩解城市內澇、減少城市徑流污染、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意義。
“錢從哪兒來”是建設海綿城市繞不開的問題。2014年底,財政部下發《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對試點城市給予一定三年專項補助,具體補助數額按城市規模分檔確定,對采用PPP模式達到一定比例的,按補助基數再獎勵10%。據測算,悅來新城海綿城市建設將得到中央財政連續三年、每年4億元的專項支持。
創新方式、建立機制是悅來新城建設海綿城市籌資的重要之道。正是由于不兩眼只盯著國家、創新方式引入社會資本的探索,使其在全國多個參與試點的競爭城市中得以脫穎而出。根據之前兩江新區管委會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2015年PPP投融資模式改革試點項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將海綿城市建設已列為PPP投融資模式改革試點項目,最大限度提升物有所值效應。目前兩江新區已與國家開發銀行、西南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重慶大學、重慶市市政設計院等專業智庫,水務投資集團等行業龍頭單位一道,積極探索和實踐海綿城市建設與PPP模式有效結合的路徑,針對悅來新城生態城、智能城、會展城等多城共建特點,創造性地提出了“多種方式并舉、多城建設融合、多重成果共享”的海綿城市PPP建設模式。
根據悅來新城海綿城市試點建設計劃,項目總投資約60.99億元,分三期實施。2015年至2016年為第一期,重點完成嘉陵江沿岸生態整治、南部生態城LID(低影響利用)開發建設、城市生態公園、嘉陵江生態公園以及新建悅來污水處理廠等項目。2016年至2017年為第二期,重點是中部會展城LID開發建設、中部會展城社區公園以及張家溪沿岸生態整治等項目。2017年至2018年為第三期,主要是開展北部智能城LID開發建設、森林公園LID設施建設以及后河沿岸生態整治等項目。將針對不同項目公益屬性、贏利模式、運營周期等差異,合理選擇BOT、ROT等方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運營采取BOT方式,舊城改造采取ROT方式。
編輯:曲宏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