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溝是河北省石家莊市的一條重要河流,由于沿途收納了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全部污水,還有藁城市和趙縣的部分生產生活污水,一度成了“臭水溝”。
近一年來,石家莊市加大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力度,初步改善了汪洋溝的水質和生態環境。
為了鞏固治理成果,落實《水十條》相關要求,石家莊市政府日前制定了《關于加強汪洋溝綜合管理的意見》,提出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從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入手,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加大對沿線企事業單位和村莊的監管力度,解決污水直排等瓶頸問題,逐步恢復汪洋溝生態功能。
為什么出臺《意見》? ——落實《水十條》要求,鞏固汪洋溝治理成果
汪洋溝是石家莊市“三河兩渠一溝”(滹沱河、洨河、磁河,石津總干渠、邵村排干渠,汪洋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源于藁城市北席村西,是石家莊市東南部主要排瀝河道,流經石家莊市轄區內的循環化工園區、藁城市和趙縣3個行政區,河長49.18公里,流域面積623.5平方公里。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發展,汪洋溝過流能力不足,水質超標,汛期溝內污水時常漫溢,變成了排瀝、排污相結合的混合河道。城市水體污染重,成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薄弱環節和難點,群眾反映強烈。
為進一步改善石家莊市的生態環境,2014年5月以來,按照石家莊市委、市政府關于實施汪洋溝綜合整治工作的決策部署,各相關縣(區)和部門對汪洋溝進行了全面綜合整治,實施了環保治理、河道整治、兩岸綠化、管網改造、農村環境整治5大工程建設。
經過相關縣(區)和部門的協同努力,目前,綜合整治各項主要工程建設已經完成,汪洋溝的水質已明顯改善。
根據《水十條》要求,黑臭水體治理要落實責任人及達標期限,制定“一河一策”。為鞏固效果,石家莊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了《關于加強汪洋溝綜合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加強汪洋溝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
《意見》提出,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汪洋溝由沿線縣(區)政府(管委會)根據行政區劃進行分段管理。藁城區、趙縣、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負責本轄區的河道管理工作。
《意見》要求各地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加大對沿線企事業單位和村莊的監管力度,防止未經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的污水和生產生活垃圾排入汪洋溝。建立長效機制,將河道防洪、沿線項目審批管理、沿岸綠化及安全保衛等工作納入管理內容,綜合施策,鞏固治理成果。改粗放管理為精細化管理,形成設施完備、制度完善、執行有力的管理體系。
《意見》對各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進行了分工,石家莊市政府明確,環保、水務、林業等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對沿線縣(區)河道管理情況進行指導、監督,確保各項管理措施按要求落實到位。
石家莊市環保部門要強化在線、視頻監測,掌握河流斷面水質情況,確保不發生大的水污染問題。縣級環保、水務、林業等部門在當地政府(管委會)的統一領導下,對汪洋溝進行具體監管,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怎樣確保水質穩定達標? ——污水處理廠是關鍵,發現私設排污口立即封堵
汪洋溝沿線污水處理廠的出水質量,直接關系著汪洋溝水質。因此,沿線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轉、達標排放,是確保汪洋溝水質穩定達標的前提。
《水十條》提出,加大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力度要堅持水質目標導向,落實截污優先、治理為本的要求,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等措施。
對此,《意見》要求各地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加大對沿線企事業單位和村莊的監管力度,防止未經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的污水、垃圾排入汪洋溝。 同時,各污水處理廠要規范運營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證污水處理廠長期穩定運行,確保出水水質長期穩定達標。
對于監管部門來說,沿線縣(區)政府(管委會)要做好現場監督、檢查,及時監控、全面掌握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確保高新技術開發區、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良村南、趙縣生物產業園和范莊鎮污水處理廠5座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出廠水質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其中,對無故停運、未經處理直排、雖經處理但不達標排放的污水處理廠,一經發現,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視情況采取約談企業負責人、經濟處罰等措施,嚴懲環境違法行為。
作為污水處理廠污水的來源,汪洋溝沿線涉水排污企事業單位排放的污水,直接關系到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沿線縣(區)政府(管委會)將切實強化對沿線涉水企事業單位污水排放情況的監管。
其中,將進一步摸清沿線排水企事業單位數量并記錄在案,掌握各單位污染物排放濃度、排水量、污染處理設施能力等基礎信息,并利用在線監測、現場檢查、派駐廠員盯守等多種方式,做好監督檢查,確保企事業單位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轉,污水達標后進入轄區污水處理廠。
沿線縣(區)政府(管委會)將堅持鐵腕治污,沿汪洋溝定期開展聯合巡查、檢查,對發現的私設排污口立即封堵、搗毀,順藤摸瓜查找偷排、偷放單位和個人,并依據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石家莊市環保部門將不斷強化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建設和維護,保證水質自動監測站正常運轉、及時傳送監測數據。遇有數據嚴重異常等特殊情況時,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快速確定污染區域、污染源,依法依規迅速處置。同時,分析污染原因,啟動責任追究機制,層層排查問題根源,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水系功能該如何保障? ——適時清淤疏浚河道,加強林木管護和垃圾清運
根據區域環境特點,汪洋溝的水系功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排澇防災的水安全功能,二是水生態景觀資源利用功能。
由于汪洋溝肩負著汛期的行洪重任,沿線縣(區)政府(管委會)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適時加固沿線橋梁、清淤疏浚,不斷提高汪洋溝的防洪能力,河道達到5年一遇排瀝標準。對河道管理范圍內阻礙行洪的障礙物,按照“誰設障,誰清除”原則,責令設障者在規定限期內將其清除,提高河道防洪能力。
在河道管理范圍(濕地)內新建、擴建、改建跨河、穿河、穿堤、臨河的橋梁、道路、管道、纜線、取水、排水等建筑物及設施的,要由當地水務部門根據防洪要求審查同意。項目施工過程中及竣工后,當地水務部門負責全程監管。
亂倒垃圾不僅污染水質,也影響行洪安全。沿線縣(區)政府(管委會)將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環保意識,改變亂倒垃圾等行為。不斷加強監督巡查,嚴厲打擊向河道內傾倒垃圾和廢物、廢液的行為,防止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同時,將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加強農村垃圾收集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農村垃圾處理的長效機制,確保農村垃圾處理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沿岸綠化帶是改善汪洋溝水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在現有綠化基礎上,沿線縣(區)政府(管委會)將認真做好補植補造和綠量提升工作,在道路、村莊附近適當增加景觀品種,確保綠化效果。
此外,石家莊市將進一步加強林木管護,劃定管護范圍,細化管護責任,并建立舉報機制,落實獎懲措施,提高群眾參與護林、愛林的積極性,以一系列有效舉措,保證綠化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提升汪洋溝沿線的生態功能和景觀效果。
編輯:曲宏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