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首批19家企業上榜,涉及未批先建、未驗先投、超標排放、私設暗管偷排偷放等問題,附企業名單,內容如下:
記者日前從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獲悉,該廳在媒體上公布了今年我省首批環境違法企業名單,共有19家企業上榜,涵蓋洗滌、食品加工、塑料制品加工、養殖等領域。據悉,前一階段環保部門對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違法行為較為典型的環境違法企業集中開展重點查處,進行了全面的清理。
此次環境違法信息公布的內容包括企業名稱、企業所在地址、存在的環境問題、處理情況以及下步措施等5項具體內容,在違法行為方面,這些違法企業主要存在未批先建、未驗先投、超標排放、私設暗管偷排偷放等環境問題。
“新環保法實施一年多來,全省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920宗,共處罰款3331萬元,遠高于2013年、2014年兩年共查辦的案件數。”據省生態環境監察總隊有關負責人介紹,2013年-2014年兩年共查辦環境違法案件423宗,共處罰款1174萬元。
據介紹,新環保法實施對環境違法者形成了威懾。新環保法賦予環保部門查封扣押污染設備、責令停產限產、按日計罰、移送行政拘留等執法利器,隨著各市縣環保部門陸續將上述措施手段運用到日常執法中,法律對環境違法企業的震懾力量逐漸顯現出來,“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等現象有了明顯的改觀。經調查,實施按日計罰后,處罰后企業環境違法的改正率達到92.3%。此外,目前我省移送公安機關的環境違法案件有7宗,行政拘留5人。
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廳長鄧小剛指出,把環境違法企業公布于眾,置于陽光之下,有利于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環境監督,進一步推動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單位以及企業重視環境保護工作。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