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設是我市的基礎建設,“十三五”水利規劃項目如全部按時實施,能保障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提質擴容,對我市地方經濟發展起較大的促進作用和支撐保障,其效益是顯著的。
7.4.2社會效益評價
水利建設具有日益重要的社會作用,“十三五”期間防洪工程的建設、沿海堤防的建設,將大大提高了陽江市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為我市廣大容易受災的地區提供了防洪潮安全和保障,避免城區頻繁受洪潮危害,保護了城區人民生命財產及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的穩定,促進社會的發展。“十三五”期間,我市預計完成解決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全市受益人口58.68萬人,大大改善當地農村居民的飲用水條件,同時,“十三五”期間,大力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減少水資源的消耗,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新型社會。以上這些水利工程的興建,改善了我市的投資環境,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我市廣大居民生活水平,對我市工農業生產國民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社會效益顯著。
水土保持建設實施后,可減少水土流失,減少河床和水庫的淤積,減少農田的板結,增加農田的肥力,水土保持的治理,河流河口濕地生態修復,使我市的生態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7.4.3生態環境效果評價
水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態環境要素,隨著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現象的日益嚴重,水利建設的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作用日益強大,對生態環境效益也明顯,小流域綜合治理中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設以及水保林的種植,可以固砂蓄水,大大減輕下游的洪澇災害,減少水土流失,同時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如土壤溫度降低,有機含量的提高。植被覆蓋物的增加將使氣溫降低、蒸發量減少、風速減弱,野生動物明顯增加。同時改善了水質,維護了水生態系統的平衡,使水體潔凈,空氣清鮮,為人與動物建立和諧社會創造條件。水土保持工程的實施,可以使水土流失區的農村生態系統得到恢復,規劃實施后,水土保持效應將進一步擴大,農業、林業生態系統必將進入良性循環。另外開發農村水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解決農村能源,保護了環境,鞏固生態建設成就等。防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實施對其下游的滯洪削峰和增加枯水期流量,對改善河道生態環境有較顯著的作用。防洪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的實施,不僅提高了防洪保障,還起到綠化美化的作用,為城鄉居民增加了休閑娛樂的場所。
8保障措施
實現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的保障措施主要有下列幾點:
1.科學制定規劃,指導水利建設
為了做好陽江市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組織工作,我市把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納入了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明確專人負責,落實組織保障措施。今后一段時期,我市進行的水利活動必須遵循所制定的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按照科學制定的規劃指導我市 “十三五”期間乃至今后更長時期的水利建設。
2.健全水法規體系,加強依法行政
以《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廣東省河道堤防管理條例》和《廣東省水資源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依托,制訂與我市特點相適應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和維護的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執法機構,加強水政執法隊伍建設,提高水行政執法和服務職能。
⑴ 嚴格貫徹水法規,按照“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帶動全面”的工作方法,加大水利執法力度。重點查處和糾正河道管理范圍內違法違章的建設、采砂等活動,維護水法律尊嚴和正常的水事秩序。
⑵ 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從維護群眾利益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做好水事糾紛的預防和調處工作,避免因水事糾紛引發群體性事件。重點抓好農村水事糾紛處理工作,維護群眾的利益。
⑶ 積極推進水利綜合執法工作。進一步深化和加強水利綜合執法試點工作,要在已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借鑒學習外地和其他部門的成功經驗,通過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加以改進和提高,進一步增強水行政綜合執法工作效能,樹立執法為民的新形象。
3.推進科技創新,注重培養人才
為實施科技興水,我市在“十三五”期間建立水利科技創新體系,增加水利科技投入,積極建設和營造有利于人才培養的機制和環境,建立一支與水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使我市水利系統人才結構合理,隊伍整體素質適應我市“十三五”及以后更長時期水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4.鼓勵公眾參與,社會共同實施
陽江市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規劃,該規劃既是政府行為,也是社會行為,需要各級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和市場主體的支持和參與才能實現。本規劃廣泛征求了群眾意見,做到多階層、多部門、多領域協商。要加強宣傳和引導,讓各級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和市場主體了解“十三五”期間陽江市水利工作的主要內容。
5.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建立水利投入長效機制
一方面全力以赴爭取中央、省的水利資金政策支持,解決地方政府財力薄弱突出問題;另一方面完善水利融資平臺,鼓勵符合條件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通過直接間接融資方式,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增加水利建設信貸資金。可根據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設特點和項目性質,確定財政貼息的規模、期限和貼息率,積極推進經營性水利工程進行市場融資。
6.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各級政府要把水利作為保安全、惠民生戰略性基礎產業、先導產業放在更加突出的工作位置,加強組織協調,及時解決規劃實施中出現的問題,保障規劃按時實施。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