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中國環境統計年鑒;E20研究院數據庫
圖4 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前二十行業(2016年)
市場競爭火熱,工業廢水處理前景看好
截至目前我國已完成三批共計22省份的環保督查工作,剛剛過去的8月份,第四批督查工作已啟動。在政策考核和環保督查雙輪驅動下,對工業企業達標排放制造出新的壓力,對推動工業廢水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污水處理市場進一步打開,龐大的市場空間與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著更多的投資企業、設計院所、工程公司及設備廠商積極參與。
市場競爭主體方面,從E20研究院發布的《面向未來五年的環境產業戰略地圖》把環境企業劃分的四個方陣來看,工業廢水企業主要集中在C、D方陣。其中,C方陣的這類企業主要是深耕工業廢水市場為主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一般來說,由于行業技術門檻相對較高,這類企業專業性較強,發展相對成熟,另外,C方陣中已有一部分以膜起家的公司也在逐步向工業廢水市場轉型; D方陣的工業廢水企業主要以設備制造為主,而在目前環境產業即將進入創造增量的3.0時代大背景下,其中一部分企業已在謀求戰略升級轉型,正在由單一的工業廢水設備制造向承接工程項目轉型。此外,A方陣和B方陣中資金實力較為雄厚的傳統水務公司也在積極向工業廢水市場拓展,以完成其水務全產業鏈的整合和優化。
縱觀工業廢水市場,技術準入門檻相對較高、市場競爭激烈,但絲毫不影響企業拿項目的熱情。據E20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我國工業廢水企業在各省市的項目情況如下圖所示,在已形成的競爭格局中,以內蒙古、山東和江蘇三個省份的企業數量較多,各省份均有9家以上的企業在這該省持有項目。
數據來源:中國環境統計年鑒;E20研究院數據庫
圖5 全國工業廢水市場項目分布區域
對于工業廢水行業而言,由于我國經濟仍處于發展階段,對經濟貢獻較大的高污染企業仍繼續存在。而工業廢水情況不一,需要的是包括資金、規劃、技術、管理等在內的綜合能力的較量。“兩山論”下,隨著國家宏觀政策利好和行業標準升級,環境治理需求進一步釋放,工業廢水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機遇。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