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短缺以及由此引起的危機帶有全球性,而我國也身處其中,為了節約水資源,我國一直在探求,如何保證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提速下的農業用水供給及水資源節約。
在去年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來自開創集團,以大數據采集、分析為核心性能的“云+水務平臺”,或是可成為改善農業用水供給,有效節約水資源的途徑之一。
低效用水引發農業水價改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用水已經占經濟用水的70%,是水資源利用的頭部力量,在農業灌溉、生產中,不科學、粗放式用水不勝枚舉,私采地下水不乏其例。中國農業水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康紹忠介紹,中國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僅為52%,遠遠低于節水先進國家70%~80%的水平,水資源浪費可見一斑。
2015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很多領域做出改革部署,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就是其中一項。實行農業水價改革,就是為了解決水權的問題,是根據農業生產需求進行用水配額,精確一畝地一年用水量,這項改革的目標是在保證農業生產基本用水需求的同時,建立多用水多花錢,少用水少花錢,不用水得補貼的機制,這樣既不在總體上增加農民負擔,又促進節約用水。
但是,由于農民對農業水價改革政策不了解,機井不集中,平臺不統一,不同農作物年用水科學使用量缺乏相應數據支撐等原因,造成了水價、用水配額難以界定的問題,從而致使農業水價改革進度緩慢。
用大數據解困農業水價改革難題
“云+水務平臺”研發負責人開創集團副總裁王兆海介紹:“此款產品是針對農作物灌溉用水數據采集分析,土壤氣象數據采集存儲,合理控制灌溉用水而研發,可解決用水配額界定,水價制定,水權分配等農業水價改革難題,可實現用水精準補貼與節水獎勵,提高農業用水效率,解決糧食增產與水資源短缺這一矛盾,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據悉,該技術研發主體為開創集團開創云,開創集團是山東老牌互聯網企業,已成立近15年之久,其在山東的互聯網技術服務、全網營銷服務、企業品牌塑造服務頗具名望,開創云是集團的互聯網技術研發團隊,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核心技術。在2016年、2017年工信部發布的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名單中,開創集團均名列其中。
“云+水務平臺”是開創集團推出的第一項節約經濟用水的技術研發成果,并且已進入當地農戶進行試點。“如果這項技術廣泛的應用在農業灌溉中,不但可以實現水權分配的科學化,其所采集的數據,也有利于對水量與農作物生長相互關系的進一步研究。”現場一位來自北京的科研人員表示。
縱觀市場上農業類科技產品,解決農業水價改革、節約農業用水等問題的產品鳳毛麟角,相信“云+水務平臺”正式推廣以后,對農戶水權分配、農作物灌溉用水數據采集等方面大有裨益。下一步,開創云技術研發團隊,還將繼續研發提升工業用水利用率的大數據平臺,讓大數據在節約水資源方面持續發力。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