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村污水處理是建設“美麗鄉村”重要的一環。在江蘇省泗洪縣,為打造泗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名片,在泗洪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對該縣可納入污水統一收集處理的全部23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改建、擴建或新建,量身打造了“污水處理廠+處理站”的建設模式,通過前者采用碧水源的MBR膜技術、后者配備CWT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真正實現了泗洪縣鄉鎮及村居污水處理全覆蓋,打通鎮村治水“最后一公里”后,污水變清了,鄉村也顯得更有靈氣了。
據悉,泗洪縣鄉鎮及村居污水處理工程項目于2016年啟動,并獲得了江蘇省級財政補貼和推廣應用,目前已建設完成,共建成130座污水處理設施,包括27座鄉鎮集鎮區污水處理廠和103座村居污水處理站,累計建設污水管網439km,總處理規模3.85萬噸/天。
目前,已建成的27座鄉鎮集鎮區污水處理廠,外型美觀,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碧水源相關負責人以其中的界集鎮污水處理廠為例,向記者介紹了概況。該廠處理規模為3000噸/天,其污水收集范圍覆蓋了整個界集鎮鎮區,包括學校、機關單位和居民的生活用水等,采用MBR工藝技術,出水水質優于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建成后,儼然一個碧水環繞、清水流淌的生態宜居美麗鄉鎮。
為實現對該項目建成的所有污水處理廠、站的運行狀況、進出水水質、污水處理量等的實時監控,項目以“+互聯網”的思路,實行智能化管理,選擇在界集鎮污水處理廠,建立統一的污水處理數據管理中心,為泗洪縣實現“智慧水務”大數據分析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
據了解,建成的103座村居污水處理站,超過一半站點采用了碧水源自主創新開發的集成式高效點源污水處理設備CWT,它是生物技術與膜技術有機結合的高科技產品,具有設備集成化,占地面積小,運輸方便,高效節能,APP智能遠程控制,無需專人值守,自動化運行等特點。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距離鎮區較遠的村莊,建設一個小型污水處理站,能夠有效實現污水處理全覆蓋,保障污水處理設施滿負荷運行。
為進一步優化尾水水質,提升生態景觀效果,碧水源還在泗洪縣實施了生態濕地優化尾水水質模式,在污水處理廠、站尾水排放的河道內建起多個浮島,浮島內栽植水生植物等。記者看到,在泗洪縣界集鎮的一處河道內,碧波蕩漾,兩岸桃樹、柳樹倒映水中;河面漂浮著綠色“浮島”,幾只大白鵝在水中嬉戲,河邊還零星點綴著長廊和休閑小亭……好一幅田園生態畫卷。
該項目的成功建成運行,是碧水源發揮自身在該領域豐富的技術優勢和實踐經驗,深度參與改善江蘇省鎮村人居環境,高效推進工程建設和運營,發揮項目的示范帶頭作用,踐行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一次積極行動,讓“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成為現實,也為碧水源在鎮村污水治理領域再添一張優異的成績單。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