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對涉事企業南方石墨公司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督促企業對環境隱患進行整改,并多次對轄區內采選冶煉、化工企業組織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嚴肅查處違法行為。郴州市出臺《關于廢止郴府閱〔2015〕38、60號會議有關環保事項的通知》文件,廢止兩個會議紀要中干擾環境執法的議定事項,取消行政處罰中止程序,繼續依法依規對企業違法行為予以處罰,重新啟動辦理涉事企業環境違法行為行政處罰案件,依法處罰合計48萬元。
四十、東江湖是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但2014年其一級保護區內違規建成98棟木質別墅,當地不僅不依法處置,反而通過補辦手續試圖將項目合法化。(完成整改)
郴州市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調度會和座談會,對該問題進行研究。資興市制定了《逸景營地項目整改工作方案》,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2017年12月6日,資興市政府依程序作出了《關于取締東江湖兜率島逸景營地項目的決定》;按照有關要求,逸景營地公司自行停止了營業,清退了員工,清理了現場有關經營物資;市經信、商務、電力部門對逸景營地實行斷電;海事部門收回經營航線,封閉游客碼頭,將運營旅游船艇拖至指定區域封存;國稅、地稅部門注銷稅務登記證,收回相關的票據;衛計執法部門注銷《衛生許可證》,拆除了衛生許可證公示牌;市場質量監督管理部門下達《責令限期辦理經營范圍變更登記通知書》和《撤銷餐飲服務許可證決定書》;食藥工商質監部門對旅游觀光電瓶車實施集中封存;東江湖風景名勝區管理部門、市環保部門設置“營地關閉、禁止游覽”標志20多塊;組織對營地進行了清理;印發了《東江湖逸景營地關停值守巡查方案》,由各部門按照職責實施值班巡查。制定了《郴州東江湖兜率島逸景營地項目拆除工作方案》,截至目前,所有111棟建筑物已經全部拆除到位,拆除面積共計1.2萬余平方米,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已全面清理完畢,并實施了拆除地土地整理、覆土、植樹、播種等生態復綠工作。
四十一、與2013年相比,2016年洞庭湖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從36.4%下降到0,出口斷面總磷濃度由0.047毫克/升上升至0.093毫克/升;11個可比斷面中5個水質下降,岳陽樓、洞庭湖出口、東洞庭湖、扁山4個斷面水質由Ⅲ類惡化至Ⅳ類,南嘴斷面水質由Ⅳ類惡化為Ⅴ類,形勢不容樂觀。(達到序時進度,持續推進)
(一)加強組織領導。2017年9月26日、2018年2月8日,省委書記杜家毫兩次組織召開洞庭湖治理專題會議;2017年10月9日,省長許達哲組織召開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2017年11月1日,杜家毫同志主持召開省市縣鄉村五級干部電視電話會議,就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再落實。組織長沙、岳陽、常德、益陽四市制定《洞庭湖區水環境治理專項整治方案》,重點推進溝渠塘壩清淤增蓄、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河湖圍網養殖清理、河湖沿岸垃圾清理、重點工業污染源排查整治五大專項行動。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實行河長制、湖長制,由省長許達哲任總河長,其他省領導分別兼任相關河湖的河湖長;各市州、縣市區相應落實河長制、湖長制要求,由相應領導任總河長、副河長及轄區內的河湖長,形成了五級河長制、湖長制,建立完善“河長制”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出臺《河長會議制度》《河長制信息共享制度(試行)》《河長制工作督察制度(試行)》《河長制工作考核辦法(試行)》《河湖日常監管巡查指導意見》等配套制度文件,全面加強全省河、湖管理。2018年2月13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統籌推進“一湖四水”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總體方案(2018—2020年)》。
(二)加強部門協同。省紀委會同省委組織部在全省部署開展清理國家公職人員違規參與涉礦等六類經營性活動專項整治。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省環保廳等9個省直職能部門結合各自實際,分別制定了專項整治措施。省水利廳制定了10條整治措施。省環保廳堅決禁止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內建設項目,嚴格落實生態紅線管控措施;針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整縣推進為主要方式,目標在2018年底前,完成洞庭湖區20個縣市區整治驗收工作,2019年底前,完成洞庭湖區所有縣市區整治驗收工作,2020年實現洞庭湖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覆蓋;組織開展2017“環湖利劍”環境執法專項行動,對環洞庭湖區企業實行“全覆蓋”“拉網式”排查,按照“關閉一批、查處一批、移送一批”總體要求,重點針對涉水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和集中污水處理廠等開展執法,排查企業2208家,查處涉嫌環境違法企業259家。省林業廳指導湖區三市政府2017年底前全部清除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歐美黑楊。截至2017年底,省農委組織完成洞庭湖養殖環境專項行動。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提出到2020年實現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省交通運輸廳對查處的船舶載運危險化學品違法違規行為頂格處罰。省衛生計生委提出到2020年實現農村飲用水監測范圍全覆蓋。省經信委堅決關閉淘汰落后產能和污染嚴重企業。
(三)地方全力推進。益陽市共退出畜禽養殖場3448家,欄舍面積138.2萬平米,畜類65.1萬頭,禽類114.7萬羽;關停散亂企業412家;退出網箱3萬余口。資江流域溝渠疏浚14條、塘壩清淤26處,洞庭湖支流浩江湖完成入湖排污口截流;清除大通湖圍網118公里,開展大通湖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常德市共落實各類資金約9.4億元,還爭取到重點流域治理專項基金項目12個、近10億元;完成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五大專項行動”主體任務,累計清理溝渠1.8萬余條、近2萬公里,清理塘壩1.6萬口;全市“洞庭湖區兩個1000米”范圍內退出規模養殖場和專業養殖戶2394戶、132.6萬平方米;拆除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水產養殖網箱1.2萬口、32.3萬平方米,拆除公共水域矮圍和網圍30處、4.9萬余畝;拆除公共水域網箱5684口、26.2萬平方米。清理河道湖泊沿岸垃圾4.1萬噸;整改污染企業101家,整改入湖入河排污口34個,關閉污染企業190家。岳陽市2017年通過開展“五大專項行動”共完成清淤渠道2674條、5546.1公里,清淤塘壩1449處;累計關停或搬遷禁養區畜禽養殖場2513戶、退養欄舍面積80萬平方米;拆除矮圍、網圍20處;累計清理河湖沿岸、灘涂、水面的生活、建筑垃圾、水面漂浮物等596余萬噸;排查重點入湖、入河排污口144個;排查重點工業企業397家,關停5家,要求整改33家。長沙市望城區于2017年12月底前完成“五大專項行動”,其中完成了1.5萬口農村重點堰塘、3450公里溝渠清淤疏挖;對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規模養殖場全面退出;全區一級水源保護區內網箱養殖全部退出;對望城區內湘江沿岸及相關河流沿岸的垃圾開展清理;排查入湖、入河排污口13個,共開展碧水、春雷等執法行動70余次,排查流域涉水企業300余家,查處環境違法企業118家,罰款345萬元。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