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 空間除臭分區域收集示意
2.4微污染氣體的轉移
有些微污染的空間污染物含量很低,在設計時,在滿足人員衛生條件前提下,可以考慮將這部分微污染的氣體轉移至重污染的房間用作新風然后再從重污染的空間里進入臭氣收集系統,或者也可以將部分微污染的氣體轉移至工藝鼓風機房用作工藝空氣,但前提條件是鼓風機的材質能夠接受污染物濃度。這種轉移微污染氣體的方案主要是為了降低除臭總風量,從而降低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
在槐房項目中,經嚴格的工藝計算,將初沉池空間的氣體轉移到工藝曝氣機房,作為工藝曝氣的一部分,減少了大量的除臭投資及運行費用。
2.5收集管路冷凝水的排放
從設備或池體收集的臭氣為濕度接近飽和的氣體,臭氣在管道中由于溫度變化會產生大量的冷凝水,冷凝水的聚集會腐蝕管道,也會從管路接口處滲漏出來,嚴重時產生“雨滴”,既腐蝕設備也影響美觀。因此設計時必須考慮管路安裝的坡度,同時在合理的位置設置冷凝水排放點,及時將管路中產生的冷凝水排放。
圖4 冷凝水收集排放示意
3收集系統核心設備
根據污染物濃度的不同,臭氣收集管路的材質有不同的選擇,污染物濃度較重且濕度較大的區域如進水泵站粗格柵間、細格柵間以及污泥處理車間可以用玻璃鋼管道收集臭氣。污染物濃度較輕的區域如初沉池、生物池等區域可以采用鋁制風管收集臭氣。風道系統的設計、制造、檢驗需要符合相關中國標準。
玻璃鋼管道:除臭用風管采用有機玻璃鋼(FRP)材質,即以熱固性樹脂為基體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FRP。玻璃鋼管道內襯采用乙烯基類材質,結構層采用對苯或間苯類材質。風管材質的阻燃等級達到GB50243標準中的B1級。
鋁制風管:鋁含量高于99.5%的純鋁材質具有一定的耐腐蝕性,且相比玻璃鋼風管要輕很多,因此在污染物濃度輕的區域用純鋁風管更加經濟,并且易于安裝。
4北京槐房地埋式污水處理廠-案例分析
4.1項目概況
槐房污水處理廠位于北京市南環鐵路以南、占地約31公頃。水區均建設在地下,污泥處理及藥品儲存建設在地上,地下建設規模為60萬噸/日,采用MBR工藝。該工程是北京市第一座全地下再生水廠,建成后的槐房再生水廠在全年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可將2億立方米的污水轉化為可利用的再生水。水廠水處理線的工藝方案和流程如圖所示,本文以下章節集中介紹該廠地下廠區水處理線部分的除臭通風收集系統方案和設計經驗。
圖5 槐房回用水廠工藝流程
4.2除臭通風收集系統設計方案
該再生水廠水線部分根據不同的構筑物配備5套獨立的除臭及通風系統。每個構筑物的臭氣風量設計如下所述,全場總的除臭風量為893,000立方米/小時.
圖6 槐房再生水廠總平面圖
圖7 建設完成后廠區照片
4.2.1進水泵站粗格柵間
進水泵房及粗格柵間的除臭量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來自進水渠和格柵渠道上部空間(蓋板以下)的臭氣,一部分來自房間內的臭氣。房間內的換氣率為6次/小時。渠道內蓋板以下產生的臭氣先經過生物除臭處理,然后和房間內的臭氣混合再進入化學除臭單元,最終由煙囪排放至大氣。所有渣斗渣箱及抓爪格柵處都加裝封閉罩處理。進水泵站粗格柵間總除臭風量為83,327立方米/小時.設計流程見圖8。
圖8 進水泵房及粗格柵間除臭流程
為防止管網可燃氣體對水廠造成危害,進水泵房外設有防爆排風機一臺,當進水渠道甲烷濃度達到爆炸下限值的25%時啟動。防爆風機的流量為進水渠上部空間的12倍換氣率。
粗格柵房間新風采用新風機組送風,機組熱水接廠區水源熱泵,滿足新風質量及冬季采暖要求,并采取防凍措施。
圖9 粗格柵間
4.2.2細格柵間
細格柵間的除臭量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來自渠道上部空間(蓋板以下)的臭氣,一部分來自房間內的臭氣。根據各個區域換氣率的不同,產生的臭氣量以及新風量如下圖。考慮房間內臭氣濃度較低,可以將此部分空氣轉移至鼓風機房,用于工藝空氣。轉移部分風量相對于房間的換氣率為2.5倍。轉移+除臭風量合計轉移部分風量相對于房間的換氣率為4倍。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