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格柵間渠道內的臭氣(61,150立方米/小時)全部進入化學除臭單元。房間內的氣體由風機轉移至鼓風機房。化學除臭單元同時接受初沉池產生的9,600立方米/小時的臭氣,化學除臭單元的總處理能力為70,750立方米/小時。
圖10 細格柵及除油沉砂間除臭流程
圖11 細格柵和沉砂除油池間
圖12 砂水分離器封閉罩
4.2.3初沉池及膜格柵間
初沉池及膜格柵間的臭氣量由兩部分組成,初沉池的臭氣轉移至鼓風機房,膜格柵產生的臭氣和細格柵及除油沉砂池產生的臭氣匯合在一起以后進行化學除臭處理。
圖13 膜格柵間
4.2.4生物池及膜池
MBR生化反應池產生的臭氣將配備16套生物除臭濾池來處理,總的臭氣量為370,324立方米/小時, 包括工藝風量270,000立方米/小時(生物池曝氣)。MBR膜池產生的臭氣將配備24套生物除臭濾池來處理,總的臭氣量為367,968立方米/小時 (膜池曝氣)。
圖14 生物池及膜池間
4.2.5全場通風設計原則
槐房再生水廠建設于地下,散熱、散濕及臭氣的工業廠房、及廠區面積、空間較大,因此采用機械送風、機械排風的全面通風方式。
所有容易散發臭氣的管道、水面、設備均進行封閉,設抽氣點排氣,形成負壓狀態,防止臭氣外逸。
各工藝單元房間輸送新風,風量與臭氣量平衡。
新風為直流送風,取自地面風井,經9臺新風機組首先進入地下通道。按照清潔區域的空氣向污染區 域轉移的原則,通道新風進入各個工藝單元建筑空間,如通道空氣向膜格柵間、初沉池間、生物池、膜池轉移。對于較大空間室內采暖的設置,水廠采用長射程暖風機循環室內空氣,熱源為水源熱泵。
本文詳細內容參見2018年8月《中國給水排水》第16期《北京槐房地埋式污水廠除臭通風一體化系統設計》 作者:周立1,李橋龍1,陳曉華1,王海波2,趙珊3 , 1.威立雅水務工程<北京>有限公司;2.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3.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公司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