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視七分鐘講述中新公用綠色創新
2018年12月27日,中央電視臺專題片《創新之城》用約7分鐘時間講述中新公用“污水處理-污泥處置-熱電聯產”綠色公用事業循環產業鏈,展現蘇州工業園區生態文明建設以及中新公用綠色公用事業的創新成果。
2.中法環境累計處置污泥百萬噸
2018年9月13日,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視察中新公用旗下蘇州工業園區中法環境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的園區污泥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項目。截止2018年底,中法環境及其旗下企業累計為園區、相城和揚州市等地處置污泥達百萬噸。其中,園區處置量超80萬噸,創造了巨大的生態效益。2018年,中法環境檢測中心還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體系認證,這標志著中法環境具備國內領先的污泥處置運營、科研檢測等綜合環境服務能力。
3.蘇州工業園區供水、污水處理“雙升級”
2018年7月,中新公用旗下蘇州工業園區清源華衍水務有限公司投資1.39億元實施的星港街水廠二期深度處理升級改造工程開工。項目投運后,園區飲用水品質、口感及水廠應對水源地水質變化的應急能力將再獲提升。2018年,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繼續實施,未來園區污水將獲深度處理,尾水排放執行GB18918-2016《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特別排放限值,即俗稱國標準四類水標準,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繼2017年第一污水處理廠除臭加蓋工程投運后,2018年12月,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加蓋除臭工程建成投運。清源華衍累計投資約2億元實施園區污水廠除臭加蓋項目,臭氣排放執行國內最嚴格的廠界一級標準,極大提升了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的環境友好度。
4.蘇州港華客戶突破30萬
2018年12月15日,中新公用旗下蘇州港華燃氣有限公司管道天然氣客戶突破30萬戶,地下天然氣管網達1700公里,實現全區域覆蓋。2018年,蘇州港華還推出“藍牙充值寶”,實現了燃氣充值方式從“足不出小區”到“足不出戶”的智能化升級,持續踐行“親商便民”理念,服務園區經濟和社會發展。
5、藍天熱電分布式能源系統獲“中國電力創新一等獎”
2018年11月28日,中新公用旗下蘇州工業園區藍天燃氣熱電有限公司“基于國產燃機的分布式能源系統集成研究及應用”項目獲“2018年度中國電力創新一等獎”。該項目“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完成了從研發、制造、集成、示范和產業化的全過程,成果屬國內首創”。
6.蘇州工業園區固廢綜合處置項目全面開工建設
2018年,中新公用旗下中新蘇伊士環保技術(蘇州)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園區固廢綜合處置項目全面開工。這座以“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為目標的固廢綜合處置設施總投資約3.5億元,處置規模3萬噸/年,建設周期約18個月,預計2019年9月投運。
7.蘇州工業園區首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建成調試
2018年11月18日,中新公用旗下華衍環境產業發展(蘇州)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蘇州工業園區首個餐廚及園林綠化垃圾處理項目建成調試。項目設計餐廚處理規模300噸/日、園林綠化垃圾處理規模100噸/日、垃圾壓濾液處理規模200噸/日。作為園區重要的環保基礎設施,該項目未來將大大緩解區域環保壓力。
8.蘇州工業園區月亮灣供冷中心供冷規模擴容50%
2018年,中新公用旗下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遠大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集中供冷項目二期正式實施。一期供冷能力10,000冷噸,投運超過7年。隨著用戶規模擴大,中心供冷能力已不能滿足需求。二期項目新增供冷能力5,000冷噸,預計2019年3月試運行,將為夏季的到來做好準備。
9. 中新春興“智慧新能源”進軍“塞上江南”
2018年11月18日,蘇州市和銀川市合作共建的蘇銀產業園在銀川濱河新區正式開園,中新公用旗下中新春興新能源電力(蘇州)有限公司的“智慧新能源”項目成為產業園首批簽約項目之一,首期總投資1億元。2018年,中新春興在全國實現6座分布式光伏電站并網發電,并網容量4,100KW,發展勢頭良好。
10.和順環保配合蘇州警方銷毀千余斤毒品
2018年6月3日,“虎門銷煙”179周年紀念日。在數十家媒體及幾十萬直播網友的共同見證下,中新公用代運營企業江蘇和順環保有限公司協助蘇州警方科學、安全、高效地完成千余斤毒品的銷毀處置。展現了企業自2015年轉制以來生產運營、社會責任等全方面能力的提升。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