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V视频在线播放,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午夜在于免费试看日比视频,国产中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1024手机在线基地,日韩AV在线小电影,男人天堂两性在线,成年无码免费A片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圖文實錄|生態環境部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時間:2019-10-30 09:14

來源:生態環境部微博

評論(

北京青年報記者

完成長江入河排污口第一批“拉網式”人工實地排查沿江岸線7000公里

北京青年報記者:我們注意到,生態環境部啟動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請問進展如何?下一步還有何安排?

劉友賓: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的有關要求,生態環境部于2019年9月開展第一批長江入河排污口現場排查工作,對江蘇、浙江、重慶、貴州和云南等5省市入河排污口開展現場排查。排查工作按照“水陸統籌,以水定岸”原則,在無人機航測的基礎上,又采取“拉網式”排查方式,確保將所有入河排污口查清楚、數明白。

第一批排查工作實地排查沿江岸線7000公里,包括入江河溝986條、江(湖)心洲103座、沿江工業園區79個,以及各類沿江城鎮村莊、港口碼頭、灘涂濕地、農田漁業等,初步建立入河排污口臺賬。

按照計劃,2019年底前,生態環境部將分三批完成長江入河排污口現場排查工作。第二批排查工作預計11月開展,涉及上海、湖北、安徽等3省份,合計岸線長度約8000公里;第三批排查工作預計12月開展,涉及江西、湖南、四川等3省份,合計岸線長度約9000公里。排查工作全部完成后,將全面掌握長江入河排污口情況,為下一步開展排污口監測、溯源和有效治理,加快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范的長江入河排污口管理體系奠定基礎。

1.jpg

中國日報記者

海洋微塑料已納入常規監測范圍 監測結果每年定期發布

中國日報記者:有媒體報道稱,中國目前是最大塑料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也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輸出國。請問,生態環境部對此有何評論?中國在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霍傳林:您提的這個問題,也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的問題。首先,我想明確一點,中國是最大的塑料生產國和出口國,但并不代表我們是塑料污染大國,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其治理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多個環節,需要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中國高度重視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治理,已積極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有這么六個方面:

一是推動無害化處理。相關部門積極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推動環境無害化處置,努力從源頭減少塑料垃圾進入海洋環境。

二是加強專項治理。將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納入灣長制試點工作,禁止生產生活垃圾傾倒入海。加大海洋垃圾清理力度,開展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污染綜合防控示范。比如,依據《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開展了渤海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垃圾的綜合治理;依據《農業農村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加強農村生產生活垃圾污染防治,試點地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力爭到2020年實現90%以上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

三是強化公眾參與。積極推動公眾參與海灘清掃活動,加強清潔海洋宣傳教育,先后在煙臺、大連、日照等海濱城市組織開展海灘垃圾清掃活動,并以此為契機教育公眾轉變消費習慣,提倡減少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增強公眾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的意識。

四是開展監測評價。從2007年就開始將海洋垃圾納入海洋環境例行監測范圍,2016年將海洋微塑料納入海洋環境常規監測范圍,并通過《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定期向公眾公布監測結果。2017年,還首次在大洋、極地開展了海洋微塑料的監測活動。

五是加強科學研究。2017年,啟動國家重點研發專項,系統調查近岸海域海洋微塑料污染,深入開展海洋微塑料傳輸途徑、環境行為和生物毒性研究。鼓勵學術交流和數據信息共享,推進海洋垃圾與微塑料監測技術和風險評估方法研究。

六是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積極參與應對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的國際進程,參與了聯合國環境署區域海行動計劃,認真遵守《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積極推動出臺《東亞峰會領導人關于應對海洋塑料垃圾的聲明》《G20海洋垃圾行動計劃的實施框架》等文件,共同推進全球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防治。同時,我們也積極地推動雙邊合作,比如中日、中加、中美都建立海洋垃圾防治方面的合作機制。

今年9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委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下一步,我們將結合該意見的貫徹落實,持續加大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的防治力度。相信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我們一定會和國際社會一道,治理好海洋垃圾污染,維護好全球海洋環境安全。謝謝。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myrnablo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