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9日是保護母親河日,該節日在2008年由保護母親河領導小組設定。保護母親河行動啟動于1999年初,它以保護哺育中華民族和一方人民的“母親河”——長江、黃河及其它主要江河為主題,動員廣大青少年,充分吸納社會資源,在“母親河”流域大力開展治理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倡導和樹立綠色文明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推動國家生態工程建設,為母親河更好地造福于中華民族做貢獻。
北控水務與“母親河”的那些事兒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長江,中國的母親河之一。一直以來,北控水務積極踐行長江大保護,在長江沿線部署、參與了不少水務、水環境重點項目。為共同推進長江大保護戰略落地,北控水務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與長江的綠色發展休戚與共,攜手多家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修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打造長江流域黃金經濟帶的新道路、新模式、新機制。
在重慶
環境綜合整治
打造生態宜居之城
在“長江經濟帶”黃金水道上的核心城市重慶,北控水務與重慶德潤環境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聯合中標的重慶市南岸區長生河及其支流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正在有條不紊的建設中。長生河(苦竹溪)是長江一級支流,主河及其支流共計29公里,該項目建設內容涉及水環境、水生態、水利工程及景觀市政工程等。該項目已被納入重慶市首批“清水綠岸”項目、重慶市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試點項目和南岸區2019年民生實事項目。
2017年,長生河“雷家橋—樂天橋段”流域水體已消除黑臭情況,目前,長生河正通過“六大工程體系”建設,構建水好量足的河網水系、生物多樣結構豐富的生態系統,完善排水系統,打造獨具特色的親水、樂水、活水的濱水生態景觀走廊,確保城市水資源良性循環,最終實現“控源截污、水質改善、岸美水清、碧水長流”,助力重慶發展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城市。
在長沙
保護長江主支流
湘江流域水質環境
北控水務在湖南省長沙市的敢勝垸、蘇托垸污水處理PPP項目包括2座污水處理廠及配套設施。其中,敢勝垸污水處理廠及配套工程項目采用半地埋式設計,總規模30萬噸/日,一期設計規模為10萬噸/日,建設內容包含廠區、泵站、人工濕地、配套管網及中水管網;蘇托垸污水處理廠項目,總規模40萬噸/日,一期設計規模為10萬噸/日。目前,蘇托垸污水處理廠項目正在建設中,主體結構已基本完工,預計將于今年6月初通水。
該項目將建設為集污水處理、水科技展覽與科普教育基地于一體的現代化水資源利用綜合體,對于城市景觀水體提升和污水資源化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將為保護長江主支流湘江流域水質環境、改善長沙市城市環境創造有利條件。
在宜賓
打造“生態第一城”
宜賓市南岸污水處理廠位于長江起點,是萬里長江第一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規模10萬噸/日,分為兩期實施,服務區域包括南岸片區及部分舊城片區,涉及人口約40萬。去年2月,宜賓市南岸污水處理廠完成了對一期主體工程的提標改造,現在每天處理生活污水量5萬噸左右,出水水質穩定達到一級A標。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2019年開始實施南岸污水處理廠二期5萬噸/日擴建工程,同時將一期出水接入二期深度處理段,一、二期出水執行《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311-2016)》,達到地表準IV類水標準。預計二期擴建項目及一期提標項目于今年9月建成通水,成為長江生態綠色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后,該項目將成為長江上游集環境保護、科普教育和市民休閑健身于一體的生態環保示范基地,為積極引導全民參與建設綠色生態環境和長江大保護作出更大貢獻。
共抓長江大保護
強強聯合探索新模式
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不僅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實踐,也是實現國家“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面對這一重大歷史責任,北控水務作為深耕環保領域的龍頭企業,責無旁貸。
2018年9月17日
中國三峽集團與北控集團就雙方共同合作落實黨中央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決策和相關部署,在長江大保護方面開展合作達成共識,并簽署戰略框架協議。
2019年1月
長江電力、北控水務先后發布重要公告:“長江電力將以全資子公司長電國際為主體認購北控水務新發行的普通股4.7億股股份”。同時,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與北控水務就擬進行的合作訂立了業務合作協議。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