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判行業轉變,創新發展路徑
《“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由“規模增長”向“提質增效”轉變,由“重水輕泥”向“泥水并重”轉變。而當前,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紛繁復雜,污泥資源化利用途徑受限,如:填埋需要和生活垃圾爭場地,焚燒污泥熱值不高,鄰避效應影響,土地利用標準嚴格等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為國內環保旗艦企業,針對這些問題,首創股份圍繞核心業務,以技術和服務為導向,創新污泥業務發展路徑,以首創污泥為專業公司,在污泥業務領域布局輕資產服務能力。
創新服務模式,成就業務優勢
隨著國內城鎮化發展,污泥量逐漸增加,部分城鎮污水處理廠現有設施無法滿足污泥處理處置需求,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設施升級改造的大投資、長周期與污泥及時處理處置之間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
近年來,首創污泥以污泥處理處置應急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經濟、高效、系統的解決方案。應急服務自2018年5月啟動以來,累計處理處置污泥量15萬余噸,相當于處理1.5億噸污水產生的污泥總量,業務覆蓋全國11個省份、16座城市。
應急服務深脫系統工藝流程圖
首創污泥處理處置應急服務模式已形成了3大優勢:一,具備快速響應的能力,600噸/天污泥處理設施1個月內可完成集成并投運;二,緩解當地資金投入難題,實現污泥含水率靈活可控,低成本改造及運營;三,根據屬地情況,可統籌污泥最終安全處置出路。
首創污泥以穩定可靠的技術產品及運營為支撐:在技術上,集成開發了多類型深度脫水帶式機,低溫干化帶式機,撬裝式及車載式污泥脫水裝置,結合公司創新的兩段式耦合工藝,實現了污泥應急處理處置方面的安全性,經濟型,靈活性及可靠性。在運營上,完備的產品質控、維護體系,專業化運維團隊保障污泥處理設施設備的正常穩定持續運行。
深度脫水帶式機、低溫干化帶式機
入選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水污染防治裝備專業委員會組織并整理推出的2020年《水污染防治技術、產品、服務推介目錄》
塑造典型案例,創造新增長點
從北京到呼和浩特,從深圳到蘇州,首創污泥應急服務多地落地,逐步塑造國內污泥業務的典型案例,不僅成為了首創股份業務新增長點,同時為首創集團“水固氣”環保協同項目拓展提供戰略支點。
深圳應急項目
深圳福永污泥應急處理站
深圳公明污泥應急處理站
深圳應急服務項目總處理規模400噸/天,項目進泥含水率:80%,出泥含水率:60%,廠內減量脫水后協同焚燒處置。
蘇州應急服務項目
脫水車間改造前
脫水車間改造后
進泥車間改造前
進泥車間改造后
項目驗收及投產
位于蘇州高新靜脈產業園,處理處置周邊5個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項目設計處理規模100噸/天,采用連續深度脫水技術工藝,將含水率80%左右的污泥脫水至含水率60%以下后,協同電廠焚燒處置。該技術基于高效二維壓濾脫水原理和先進的改性藥劑配方,穩定解決了污泥含水率偏高、熱值偏低、性質不穩定等問題。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