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沿江地方合作經驗
彭丹霖談到,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印發文件,總結推廣三峽集團與沿江地方合作的經驗做法:
1,規劃先行,強化城鎮污水綜合治理。簽訂協議謀劃戰略合作,摸清污水底數、加強統籌規劃,堅持“廠網一體、泥水并重”的治理路徑;
2,盤活存量,實現資產資本良性循環。盤活地方存量資產,加大管網投入。資產轉讓收益專款專用,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強股權合作,共同參與沿江城市污水治理;
3,建立機制,高效推進企地合作。組織專班對接,提升合作效率,進行項目清單管理,突出建設重點,采用試點先行模式,逐步拓展推廣成功經驗;
4,調整收費,構建合理回報機制。動態調整收費標準,覆蓋治水成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全面合作;
5,強化管理,保障高質量建設運營。采取綠色通道,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工程質量,控制工程造價。
6,多方協同,實現合作共贏。組建產業聯盟,實現優勢互補。強化企地合作,促進互利共贏。
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
2018年7月,國家印發《關于支持三峽集團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干主力作用的指導意見》,要求三峽集團牽頭生態環保上下游相關企業、機構,共同組建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三峽集團致力于通過產業聯盟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公眾共同參與的長江經濟帶環境治理體系,形成項目共建、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生態環保產業鏈,實現產業協同,將產業聯盟打造為共抓長江大保護國家級合作平臺,形成推動共抓長江大保護合力。
目前,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有7家常務理事單位,7個專業委員會,94家成員單位,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工作進展:
1,充分發揮聯盟成員單位力量。強強合作,聯盟成員單位通過聯合體比選的方式共同參與實施長江大保護重點項目45個,項目金額累計730億元。多輪驅動,聯盟推薦合作項目已落地33億元;
2,引導人才、技術、信息、資金和資源要素有效聚集。以聯合體身份在項目公司開展工作超過1000人,參與項目建設超過1萬人;
3,推動政策環境創新提升,圍繞共抓大保護關鍵共性問題開展針對性研究;
4,促進行業整體提質向好。舉辦專題座談,共商共抓大保護工作提質增效,2020年8月27日,建設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在北京專題座談,聚焦提升長江大保護項目施工質量安全;
5,工作動態受到國家關注,《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成立》、《打造共抓長江大保護“五大平臺”推動長江經濟帶城鎮污水治理體系創新》、《深化產融合作破解共抓長江大保護資金瓶頸》信息被國家部委等上級機關采用。
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常務理事會(左)和94家成員單位結構(右)
下一階段,產業聯盟將聚焦以下六個方面任務:(一)科學構建聯盟運行管理體系,快速形成共抓長江大保護利益共同體;(二)有序推進行業共性難點問題研究和標準規范制修訂,共同促進行業生態改善;(三)暢通項目信息收集共享渠道,創新聯盟成員合作機制,推動長江大保護項目加快落地;(四)組織策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活動,打造長江大保護信息交流合作平臺;(五)實施行業專業能力提升培訓計劃,共同打造長江大保護人才資源庫;(六)加強成果總結宣傳,拓展傳播渠道,持續擴大聯盟影響力。
彭丹霖表示,共抓長江大保護在探索初見成效后,希望和行業同仁一起,依托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共同發力,努力完成國家賦予的長江大保護使命和任務,服務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共同保護好長江母親河,實現一江清水綿延后世!
更多精彩請點擊:2020(第十二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專題頁面,此外,您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手機端觀看: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