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系統推進污水處理領域補短板強弱項,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發改環資〔2021〕827號)(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明確,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爭達到70%以上;城市和縣城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黃河流域中下游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力爭達到30%;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著力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短板弱項。一是補齊城鎮污水管網短板,提升收集效能。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8萬公里。二是強化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弱項,提升處理能力。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000萬立方米/日。三是加強再生利用設施建設,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新建、改建和擴建再生水生產能力不少于1500萬立方米/日。四是破解污泥處置難點,實現無害化推進資源化。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理設施規模不少于2萬噸/日。
《規劃》對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提出細化的技術要求。
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
《“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的通知
發改環資〔2021〕82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建設局、建委、水務局)、海南省水務廳: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推進城鎮污水處理領域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全面提升污水收集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能力水平,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商生態環境部研究編制了《“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
2021年6月6日
“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
前 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商生態環境部聯合編制了《“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旨在有效緩解我國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系統推動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加快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提高設施運行維護水平。《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的主要目標、重點建設任務、設施運行維護要求以及保障措施,以指導各地有序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工作。
規劃范圍為全國(不含港澳臺地區)城市、縣城及建制鎮。規劃期限:2021—2025 年,展望到 2035 年。
一、規劃基礎與形勢展望
污水收集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設施是城鎮環境基礎設施的核心組成,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對于改善城鎮人居環境,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十三五”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加大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力度,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水平顯著提升,完成了《“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目標。同時也要清醒看到,我國城鎮污水收集處理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短板弱項依然突出。特別是,污水管網建設改造滯后、污
水資源化利用水平偏低、污泥無害化處置不規范,設施可持續運維能力不強等問題,與實現高質量發展還存在差距。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十四五”時期,應以建設高質量城鎮污水處理體系為主題,從增量建設為主轉向系統提質增效與結構調整優化并重,提升存量、做優增量,系統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高質量建設和運維,有效改善我國城鎮水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系統觀念,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提升城鎮污水收集處理效能為導向,以設施補短板強弱項為抓手,統籌謀劃、聚焦重點、問題導向、分類施策,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系統協調、安全高效、節能低碳的城鎮污水收集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新格局,實現污水處理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二)基本原則
規劃引領,優化布局。強化規劃引領和指導,科學確定設施規模和布局,推進流域聯動、區域協調、城鄉統籌,實現供需結構相平衡。統籌推進污水處理、黑臭水體整治和內澇治理。
補齊短板,提高效能。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資源化利用和污泥處置設施短板,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提升設施處理能力。推廣廠網一體、泥水并重、建管并舉,提升運行管理水平,實現設施穩定可靠運行,提升設施整體效能。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