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面對行業密切關注的污泥摻燒前端處理環節,尼科控股(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春在2021(第十三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以 “超低碳、低成本、高減量,一種服務于摻燒的顛覆式污泥干化技術”為題做了主題分享。
污泥焚燒以及摻燒是污泥處理的主流技術路線之一,而污泥摻燒就涉及污泥前端處理環節,如何在處理環節中減少污泥產量,降低成本,從技術上帶來行業的引領,是行業目前很關注的話題和技術發展方向。
9月17日,面對行業密切關注的污泥摻燒前端處理環節,尼科控股(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春在2021(第十三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以 “超低碳、低成本、高減量,一種服務于摻燒的顛覆式污泥干化技術”為題做了主題分享。
張曉春 生態環境治理形勢下污泥處理的迫切性 張曉春表示,污泥出路問題急需解決。近年來,由于長期“重水輕泥”導致污泥污染環境問題頻發。據E20研究院數據,2010~2020年間,含水率80%的城鎮濕污泥產量從2500多萬噸增長至5100余萬噸,增長率超過100%。但從污泥處理方式來看,填埋仍然占半壁江山。據調查發現,70%污泥還沒得到有效處理,因此導致現在污泥問題不斷爆雷,僅今年上半年,就有多地政府因污泥問題受到追責處分。環保督察力度越來越大。 歷經數十年發展,在污泥處理日益迫切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對徹底解決污泥出路問題的積極性高漲。張曉春表示,國家政策已明令不再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且現存填埋場大多已臨近飽和,填埋方式已不可持續。目前我國能夠規?;瘧玫奈勰鄿p量技術主要有三種:好氧堆肥、厭氧制沼氣和焚燒。其中焚燒方式相對而言能夠最徹底解決污泥最終產物去向問題。 污泥摻燒技術路線的優勢與局限 焚燒技術包括獨立焚燒和摻燒兩類技術路線。其中獨立焚燒可以不依賴協同處置單位,但其投資較大,并且運營成本(BOT價格)較高,約在400到700元/噸范圍內,甚至有2000元/噸的個例。而脫水干化+摻燒(協同處置)方案,一方面可以將有機物轉化為熱能,無機物成為灰渣再利用,實現最大程度減量,同時投資及運營成本較低。 污泥摻燒的優勢在于不需要新建焚燒設施。既能節約大量投資,同時項目又能快速落地開工。污泥摻燒主要和四類單位協同:垃圾焚燒發電廠、燃煤電廠、水泥窯、鋼鐵廠。張曉春指出,從近年來污泥摻燒的實踐來看,如果污泥摻燒前的處理合適(即摻燒前經過適當脫水處理),摻燒是切實可行的。很多公司做了實踐,對原有焚燒工藝沒有顯著影響。 摻燒對污泥的要求:污泥深度脫水干化處理 張曉春表示,濕污泥直接進行摻燒是不合適的,污泥進行摻燒前需要經過干化脫水處理。據E20研究院調查顯示:以前我國污泥處理以填埋作為主要方式,在目前污泥存量項目中,干化脫水后填埋占比依然為最高。在新增項目中,處理方式以干化為主,2020年污泥干化脫水占比約為72%,較2019年增加了5個百分點。在處置方式中,焚燒占比呈現逐漸增加態勢,占比已達到30-40%左右。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